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要闻

云南武定白路镇:让妇女“绣”出美好新生活

作者:​李绍德 武学成 崔露文 发布时间:2023-03-24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在云南武定县白路镇3月22日举办的刺绣培训班上,彝族、苗族、傈僳族、汉族等绣娘们银针穿梭、彩线纷飞,认真练习民族刺绣技艺,用纤细的绣花针和五彩的丝线,走出了一条“刺绣致富”的新路子,指尖飞花 “绣”出美好新生活。
Q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Q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加本次培训的104名学员中,绣娘81人,女职工23名。培训班邀请了州级彝绣传承人张学芬现场授课,张老师围绕刺绣针法、配色、画花样等技艺进行讲授和现场示范操作,对于有刺绣经验的绣娘,张老师还传授了穿针绣、双针扣绣等技艺。Q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Q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培训,有着多年刺绣经历的绣娘李朝芝激动不已,她说:“通过专业老师指点迷津,学到不少的技艺,希望以后多组织彝绣培训,这样可以帮助更多妇女同胞学到一技之长,用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增添收入,也把这绚丽多姿的绣技传承下去了。”Q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Q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绣花,常绣常新才出彩,绣艺要精,贵在专心。绣花一针一针刺、一线一线绣,考验的是绣娘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张学芬老师在指导绣娘技艺时语重心长地指出。Q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Q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学到针尖技艺后,农忙时劳动,农闲来刺绣,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做农活之余还可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绣娘们由衷的表示。Q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Q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镇妇联副主席杨宏珠说:“在招行的关心支持下,让年轻人爱上彝绣,让她们可以居家也能绣花带娃,不仅可以依靠自己的巧手绣出一条致富路,还可以传承好彝族刺绣文化,这也是我们举办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Q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Q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了解,白路镇是一个彝族、苗族、傈僳族和汉族等多民族杂居的乡镇,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白路风格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刺绣方面,也是独树一帜,目前有州级彝绣传承人1人,彝绣产品专卖店3家,绣娘180余人。我镇绣娘主要是为3家彝绣产品专卖店绣制彝绣产品,3家彝绣产品专卖店每年收入在120余万元,绣娘每人每年收入在1500余元。Qx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绍德、武学成:武定县委宣传部;崔露文,白路镇)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