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史海钩沉

凉山彝族影像|在凉山的短期游历

作者:弗瑞泽·魏司 发布时间:2024-12-16 原出处:微信公众号-我叫KingUv 点赞+(

本文选自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的《巴蜀老照片——德国魏司夫妇的中国西南纪行》一书中有关凉山彝族地区的摄影记录,分为“沿着安宁河和雅砻江”和“在凉山的短期游历”上下两篇发布。图片版权和文字著作权均归弗瑞泽·魏司和海德维希·魏司所有。本文仅作个人研究使用。

特别说明:“倮倮人”是当时汉人对彝族人的侮辱性称呼。文中出自原文引用,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故保留原文。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关于弗瑞泽•魏司

1910年至1917年期间,德国外交官弗瑞兹•魏司先后担任过德国驻重庆、成都、昆明总领馆总领事。
6G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10年,他在四川西南部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沿着安宁河及周围地区四处探游,在那里他第一次遇见了彝族人,这也勾起了他想要了解彝族人的浓厚兴趣。6G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14年,他与妻子前往凉山北部的一组地区试图更进一步了解当地的彝族百姓。6G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215091759_001.jpg

彝族乌颇家族的妇女在弗瑞兹和海德维希的营地前

在凉山的短期游历

A Short Trip to the Liangshan6G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13年秋天,海德维希和弗瑞兹前往凉山的北部地区游历。这次游历的目的是拍摄一些彝族人的照片,并且录一些他们的民歌。他们所用的录音设备是第一批爱迪生蜡盘圆柱唱片录音设备之一,在录音的时候,他们需要一个喇叭形的话题,然后把声音刻录在蜡盘上。6G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215091759_002.jpg

乌颇家族的彝族妇女和儿童

“傍晚的时候一位传话者来到我们的帐篷,请我们再一次去他们那里。因为他的女主人希望能够再听一听这个奇妙的、能够说话和唱歌的机器。倮倮人的妇女也有发言权。村子里人人把小屋挤得满满的......一位年轻的男子正在用它那美妙而又清彻的嗓音歌唱。摇篮曲、战歌、婚礼和宴席上的歌曲。当我们录好并把这些声音播放出来时,我看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每个人都发出由衷的笑声,特别是那位他们的领头人,他欣喜若狂,几已忘形。他蹲在火堆旁放声大笑,火苗照亮了他赤裸的胸膛。他活生生的就是一副无尽的力量、生机昂扬的画卷。当战歌响起时,这些倮倮人黑色的眼睛闪闪发光。他们随着歌曲一起狂呼呐喊。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想没有人愿意做他们的敌人,我们好像摸到了这个陌生部落的灵魂。一个部落人人唱的歌曲,难道还不足以展示这个民族的灵魂吗?”6G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海德维希·魏司6G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215091759_003.jpg

别努一家在家门前

DM_20241215091759_004.jpg

家族女主人、别努的妻子和她的孩子及随从

DM_20241215091759_005.jpg

孩子们:估计这两位带头巾的男孩是别努家的孩子。因为彝族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服装都很相似,所以很难辨别谁是主人,谁是仆人。

DM_20241215091759_006.jpgDM_20241215091759_007.jpg

别努家的女孩

DM_20241215091759_008.jpg

别努家的一位仆人,正在带头饰

DM_20241215091759_009.jpg

别努家的男性仆从

DM_20241215091759_010.jpg

可能是别努的儿子

DM_20241215091759_011.jpg

可能是别努的儿子

DM_20241215091759_012.jpg

正在射箭的人

DM_20241215091759_013.jpg

估计是别努,家族的主人

DM_20241215091759_014.jpg

别努家的男性仆从

DM_20241215091759_015.jpg

家族中的少年

DM_20241215091759_016.jpg

家族成员在帐篷前说笑,最左边估计是汉彝语翻译

DM_20241215091759_017.jpg

别努的男性仆从和相机,带着尖头巾,在相机左边的估计是别努

DM_20241215091759_018.jpg

也许是别努家的儿媳妇

DM_20241215091759_019.jpg6G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得穿过原始森林。要辨清道路,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的行李由11位挑夫和11位彝族的奴隶所分担了;我们也不需要攀越很高的山脉,但我们仍然不时费劲地攀上爬下。但是这一片茫茫的原始森林,还从来未被砍伐。它那美丽的风景,让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变得有意义。当你看到这大量缠结在一起的植物时,强烈的冲击会让你目瞪口呆。在山林里有各种颜色的莓果,黑色或者黄色的黑莓交织长在一起,让人几乎无法分辨其颜色的差异;还有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发着蓝光、有毒的绿莓果;多刺的玫瑰色蔷薇果灌木丛形成了一道道不可逾越的围墙。在我们头上悬挂着小小的、绿色的野苹果。身边是上百种不同的多叶树木,它们的颜色各异,让人目不暇接。它们与我的故乡的树木是如此的相似,却又有一些不同。灌木丛中,熊、山猫、豹子、鹿和孢子等动物生存在一种未被人类破坏的自然环境中。"6G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夜晚已经到来了,可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合扎营的地方。终于,我们在西边找到了一个干燥但很小的地方。慢慢地开始起雾了,我们尽力用石头固定住营帐的边角。风很大,雾也很重,那些倮倮人已经给自己升起了熊熊的火堆,并且给与我们在一起的汉族人修建一个用竹子做的、可以挡风的小房子。”6G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海德维希·魏司6G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41215091759_020-1.jpg

在路上,夜营帐篷,背景带帽者为海德维希

DM_20241215091759_020-2.jpg

原始森林里的河床,前往马边方向

DM_20241215091759_022.jpg

回程路上,原始森林里,与带路和保护魏司夫妇的彝族人在一起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