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教育

回到深山的彝族女教师阿尔五各

作者:陈维松 发布时间:2019-12-11 原出处:中国故事工作室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未标题-16.jpg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3年9月,9岁的大凉山彝族女孩阿尔五各走进李子乡爱心小学简陋的土坯房教室,开始了她的一年级小学生活。这一年,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李子乡爱心小学在洛乃格村两间由村民的废弃房屋改造的教室里成立了。其时,这所民办小学有两位民办教师和73名学生,只有一年级和四年级。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9年的今天,李子乡爱心小学是一所民办完全小学,学校有35名民办教师,和1119名学生。25岁的阿尔五各,作为这所小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已经回母校当了3年的民办教师。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尔五各说,自己的求学经历,是许多大凉山彝族女孩的缩影。“但我比很多女孩子幸运,因为我坚持读完了小学、初中、中专、大专,还实现了自己的教师梦。”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这里的人质朴善良、热情好客、生活俭朴,但思想有些落后,觉得读书没有多大用处,尤其是女孩。”阿尔五各说,与村里其他家庭相比,自己的父母是开明的,尽管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还是让她上了小学。“但他们当时的想法也是想着孩子能认识字,然后出去打工。”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回忆起两次差点辍学的经历,阿尔五各说:“当年如果不是校长,我也早就出去打工了。”一次是小学毕业时,父母希望她出去打工,被校长罗承业和陈晓莉劝住了;一次是初二,校长罗承业和陈晓莉找到爱心人士一对一帮扶,每月200月的资助让家境贫寒的阿尔五各坚持到了初中毕业。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尔五各说,这两次经历,让自己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也深知贫穷落后让许多大凉山彝族孩子的求学梦破碎。从初中毕业后,她选择去师专,决定以后也要当一名老师。家境清寒的她,求学期间坚持勤工俭学,寒暑假则出去打工,贴补学业和生活费用。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年前从师专毕业后,阿尔五各回到了母校,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目前在学校里除了教学,阿尔五各还承担了控辍保学的重任。“让孩子一个都不能少是我的目标,但辍学的情况还是有。目前我们学校就前后有八九个学生辍学,都是五六年级的孩子。”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回校三年,阿尔五各看到了母校一些让她欣喜的改变,也看到了母校一些让她焦虑的不变。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成立16年的这所民办小学,从阿尔五各最初进校的两间民房教室,发展到了现在的19间教室;从她入学那年的2名教师73名学生,发展到了现在的35名教师1119名学生。“以前我们读书是老师去家里请,然后家里的父母会给老师脸色看。现在的家长都愿意自己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所以说改变是很大的。”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但是现在一些家长的顾虑,和当年我的父母一样:一方面担心孩子小、读书路上不安全,一方面还觉得读书没有多大用处。”学校里很多学生的家和阿尔五各当年一样,仍然在山里。每天翻山越岭、徒步上学,一些孩子上学的单程需要两三个小时。“走在家访的路上,想起当年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无数个寒暑,更让我疼惜这些孩子。”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曾经有个机会摆在阿尔五各的面前,是去县里考公办教师、在一所公办幼儿园当幼师。面对解决教师编制和五险一金的待遇,阿尔五各选择了留在李子乡爱心小学,继续当一名民办教师。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的想法很简单吧,校长当年对我那么好,让我没有放弃学业,又让我回来继续当了老师。能和自己敬佩的人做志同道合的事,应该是很难得的机会,我要珍惜。他们能坚持16年,把学校越办越好,我也有信心在这里继续做下去。”信心加坚守,阿尔五各潜心工作、成就突出,获得了2019马云乡村教师奖的提名。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了认同感,阿尔五各说自己的成就感更多来自孩子们。“在课堂上讲课时,我是十足的老师样子。课间我其实不像个老师,像是个孩子王,会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她说,上一整天课下来也不觉得累。“和孩子们在一起,一会儿被他们气着,一会儿又被他们逗笑。造个句他们都要夸我,说老师是那么可爱、那么美丽,说得我觉得心里美美的。”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校长罗承业说,学校能坚持走到现在,实在离不开“爱心”两个字。作为一所民办小学,李子乡爱心小学是民办非盈利学校,全校都是彝族学生。每个学生一学期只象征性地收取200元钱,贫困生分文不取。而这些不多的钱,包括了学生的生活费和资料费(学费和书本费已免除),而且还是学校民办老师每个月微薄工资的主要来源。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承业说:“我们这儿的老师真的不容易。比如阿尔五各,每月只能拿到2000元的工资。她父母都在外打工,她还要照顾两个弟弟。上班到校,教学谈心是她;下班回家,养猪养鸡是她。她忙地都没有时间交男朋友谈恋爱。”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说到谈恋爱,阿尔五各说,自己曾被父母定了娃娃亲。“这是我们这里的一种旧有习俗。后来我想退掉,也是校长帮我一起说服了父母和对方家长,这一点我十分感动。”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为在乡里的教学成绩名列前茅,远近村里的家长都愿意把孩子们送到李子乡爱心小学来上学。罗承业说:“有一位家长为了让家里的三个孩子进校读书,在校门口守了三天。实在没办法,我给他们解决了。没想到第二天,他又带了四个亲戚的孩子到校门口来,让我哭笑不得。”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承业说,学校条件所限,实在没法跟上招生规模的需求。“我们实在缺教室、缺老师啊。”学校有8间教室是砖混结构,其它11间教室都是砖木结构和活动板房。因学生多、教室紧缺,70多人的大班额现象突出。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属贫困家庭户,留守儿童达360余人,单亲72人,孤儿13人,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每日上学需来回奔走4小时多。极大部分家长属文盲,无法辅导学生作业。此外,老师都是包班制,专业的美术、音乐老师很缺乏,只能由其他老师兼任。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尔五各说,学校的困难很多,她经常能看到校长为了学校的发展四处奔走,脚步急促、神情焦虑。“就像当年他们帮助我继续读书一样,我相信校长的努力不会白费。”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原载于《中国故事工作室》扶贫在线   文/摄  陈维松VW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