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2005年工作计划
一、机构建设
1.设立办公室、会议室,购置办公、通讯和网络设备。
2.聘请专职人员包括会计、出纳、项目助理。
3.建立完整的工作档案。
4.制定工作制度包括办公制度、会议制度、财务制度。
5.注册登记以后隆重召开中心成立大会。
6.对中心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提供项目管理的能力。
二、具体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
1、实施中央民族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委托的“凉山受毒品影响的妇女儿童救助示范项目”(中-美商会慈善基金)。年内救助100名困难儿童及其家庭。
2、在昭觉县竹核片区、美姑县大桥片区、布拖县特布洛镇、甘洛县吉米镇和西昌市四合乡建立妇女儿童工作站,培训乡村志愿者,收集彝族妇女儿童方面的相关信息,形成工作网络。
3、开展受毒品和艾滋病影响的妇女和儿童的调查。年内在上述5个工作站覆盖的范围内对孤儿、艾滋病感染者家庭儿童和其他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全面调查,形成文字和图片档案。在收集完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制定救助计划,向相关组织和机构申请资金。
4、在昭觉县竹核片区创办“农村青少年文化技能培训学校”。针对已婚妇女举办“彝族妇女手工生产技能培训班”;针对没有读中学的14-18岁的少男少女,举办“文化技能培训班”,传授彝族歌舞艺术、法律常识、卫生和健康知识等;针对经常外流打工的青年举办“城市生活就业基本知识培训班”,讲授城市生活用语、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城市礼仪和交通规则、卫生和健康常识。
5、在昭觉县竹核乡,把经过培训的妇女组织起来,成立“彝族妇女手工生产合作社”,与成都“源?母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彝族手工艺品和旅游产品。由该公司负责设计和销售,由合作社发放生产贷款、组织生产和收购成品。(启动资金由中-美商会慈善基金提供)。
6、在昭觉县竹核片区成立一个“农村青少年艺术团”,组织民间艺人,排练文艺节目,在各县乡镇巡回演出。以宣传国家法律和健康知识,降低毒品危害,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7、与州内各部门、各组织和社会知名人士建立广泛的联系。在州内开展慈善捐助活动,接受救助妇女儿童的资金和物资。
8、加强与中心董事会成员的联系,接受他们引进的资金和项目。
9、与国内外相关组织和机构建立广泛的联系,参加相关的会议和交流活动。
10、定期编印中心通讯,向相关机构和人员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11、建立电子小组,通过网络与中心成员、董事会成员、顾问组成员以及相关组织和人员建立密切的联系,及时沟通信息。
12、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提出加强妇女儿童发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相关政策开发。
13、在《彝族人网》上开辟本中心的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