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公益

爱的感动

作者:赵静特 发布时间:2006-12-09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2005年,有太多的感动,有太多感动人的人。而所有这些感动都来自一个不幸的现实:艾滋病正在中国蔓延。l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个冬季有些冷,可我心中恰恰感到有一些暖意在心底融融升起。每当面对那些无助的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时候,社会上总是有许多的热心人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爱。在这一个平凡的年份里填充了重量、暖意和爱意,我周围的人和事总是这样让我感动。l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年2月底的一天中午刚上班,《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女士就打电话高兴的说,香港那边地严老先生已经回复,木尔乡办孤儿班的事情终于落实了。话语掩饰不住那份喜悦和兴奋,让人感慨万分。150个日日夜夜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这事还得从2005年9月说起;当张记者得知我对布拖县艾滋病致孤儿童及其他孤儿的情况比较了解时,就开始了无数次的联系,就是在国庆节期间也没有间断过;无论是打电话还是发电子邮件,她非常仔细地询问有关情况,大到粮食购买、行程安排、小到标语等事情;其实,我认识张记者还是1997年8月张记者参加“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她第一次进凉山慰问困难群众,我的摄像镜头就清晰地把她录了下来、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2005年,当他第九次风尘仆仆走在凉山泥泞的山路上时,你不能不对她那份急切的爱心感动。10月13日?15日这三天,她和《天津日报》记者同行不停地问寒问暖、不停地发放粮食、还不停在农舍家、在校园里调查、采访;她们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救助困难群众那种忘我的精神,让我真的好感动。张记者这次来是代表香港福慧慈善基金会,给洛古乡子惹小学二十二套桌椅;给140名孤儿(其中艾滋病致孤儿童31人)每人100斤大米;给木尔乡50名孤儿每人50元钱及文具,糖果饼干;还给特木里小学孤儿班40名孤儿购买了文具,糖果饼干。l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5年7月下旬,因工作关系,我参加了民政部在河南郑州举办的艾滋病孤儿救助安置培训,由此认识了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的孙竹玲科长。在培训和一路的参观中,你处处可以感到她的善良、细腻。有着四川妹子那种爽朗、风趣。没有丝毫省厅领导的架子。当我把自己的《布拖县艾滋病致孤人员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给她看时,她表示要认真拜读。我想这也许是官场的客套。然而让人感动的是,不久我就受到他的邮件,指出我文章有关数据的错误,并给了我许多好的建议;而更让人感动的孙科长还寄来她的《阳光拯救礼赞》一文,文章情真意切、殷殷关切之心跃然纸上:“阳光穿透苦涩的心灵,把小小的心扉打开”。她说得对,对于那些得到救助的儿童来说“他们是不幸的却又是幸福的”。在孙科长的努力下,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司项目办主任高玉荣、省民政厅康金河副处长与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专家到布拖县调研艾滋病致孤儿童情况。当他们在艾滋病农户家实地考察时,面对那里原始落后的现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地地孩子,孙科长那善良的心再次受到震撼: “这些艾滋病致孤儿童太需要帮助和关爱了”。她拿出300百元钱给了木尔乡一村拉尔么史作,拉尔么热色、拉尔么史喝三姐妹。她对布拖县及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帮助不仅让人感谢,更让人感动!l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这次调查中,我还认识了北京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陶传进老师。他在木尔乡了解到斯以一家的情况:儿子死于艾滋病、儿媳也被感染,只留下四个孙子。他回到北京后心里时时放不下,多次给我打电话和发电子邮件询问孩子的情况,并自己拿出1000元钱、还买了三个书包及本子寄来。由我转交给那四个艾滋病致孤儿童,他们是:阿根么次作、阿根么次扎、阿根日呷、阿根尔呷。陶传进老师还在积极向社会和他的同事宣传,争取更多的人关心帮助艾滋病致孤儿童。l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还有一位来自美国的,现在西昌师范学院教授英语的玛丽(Mary)女士,在和我的交往中,偶尔得知我县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情况,就毫不犹豫拿出500元钱让我送给那些困难的孤儿,并一再说不要告诉他人。让我再次感动不已。l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还有,我在河南郑州参加艾滋病孤儿救助安置培训时认识的北京信息研究所袁建华教授,在和我多次联系后,他们一行四人专门到布拖县调查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存现状基本情况。他们爬山涉水,深入农户调查。他们那种不怕苦、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让我敬佩、让我感动。l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两千多年这一博爱的思想,如今在关心、帮助艾滋病致孤儿童地工作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努力实践着、默默奉献着;他们看上去是那么平凡,而对那些孤儿的救助又是那么热心、投入,那么急迫。这一个个使我感动的人,实在让我难以忘怀。l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让我们“携手同行,战胜艾滋;相互关爱、共享生命”。l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附:如今,我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捐助的现金、衣物,他们纷纷让我把他们的爱心带给那些艾滋病家庭的儿童。他们有海外华人、国际友人;还有国内企事业、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大学等各界有爱心的人。另外,还有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宣教中心专家委员会的高晓丽审编以及吴宛梓编导也十分关心我县艾滋病状况。不辞辛苦,到我县进行专访,拍摄。期望引起更多人士的关注,帮助艾滋病病人!  l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C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