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人公益拟资助学校公示
彝人公益基金以“帮助彝人拥有更好的生活”为愿景,以“传承彝族互助互爱传统,促进彝区持续和谐发展”为宗旨,致力于彝族贫困学生资助、彝区孤寡病残群体救助、彝族务工人员培训等公益项目,推动彝区和谐发展。基金将传承彝族人网的公益精神和公益行动,汇聚彝族人网网友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和力量,以透明化的操作方式,为社会传递温暖,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彝人公益基金是在彝族企业家秦正刚先生捐赠200000元、彝族歌手奥杰阿格先生捐赠100000元原始基金的数额上,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发起设立的基金会,目前正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登记注册。
为帮助彝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小学生度过一个幸福的彝族年,彝人公益基金拟在云贵川三省各挑选一个小学进行资助。经推荐,拟对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中心校、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龙街镇朝阳小学、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县烂泥箐乡大二地完小进行资助,现公示如下: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中心校
一、基本情况
峨边县杨河乡位于峨边县西南角,距离县城约50公里。杨河乡是一个彝族聚集居住地。因地处大山深处,位置偏僻,故是交通死角。
峨边县杨河中心校是一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纯彝族寄宿制小学。杨河中心校建于1958年,全乡共有中心校和村小各一所,共13个班级。现有教师25人,学生372人。中心校在校生342人,其中住校生302人。
二、主要困难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造成杨河乡信息的闭塞,文化的落后,观念的守旧,经济的贫困;造成孩子们的上学难——吃不好、穿不暖、没文具。
虽然,我校曾经为此努力过:建设养猪场和小农场,解决学生的“菜篮子”。(养猪场和小农场建设经验于2004年先后被中国教育报、四川电视台报道宣传。)
但是,由于寄宿制的迅速发展。今天,养猪场和小农场都被挤占。学校的困难比过去更严重。
1、生活难。由于物价的高位上涨,每天300多个孩子的三餐问题,成了最大的困难。买粮粮贵,买菜菜贵,买肉肉贵。结果,学生每天面对的除了老青菜还是老青菜。学生正是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严重的影响和阻碍了学生健康。
2、学习难。由于学生家庭困难,买不起文具和资料,更别说图书。拿在手里的只有一套教材——仅此而已。由于好多学生买不起笔和本子,只好辍学回家,望校兴叹!唉!
3、过冬难。我校位于大山深处,气候寒冷恶劣。由于学生家庭贫困,买不起御寒的衣物。一到了冬天,孩子们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鼻青脸红。为此,导致好多学生一到冬天
因此,杨河中心校的孩子们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急需社会热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与资助!
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龙街镇朝阳小学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龙街镇正西方,距离镇中心18公里,地处偏远。1962年,由农民自发组织建校,当时属于民办小学,十几个学生,一两个老师。历经几十年的沧桑,学校虽然有所变化,但还是摆脱不了边远落后的命运。
如今,我校有教学楼两栋,操场一个,厕所一间。学生431人,六个教学班。在职教职工五人,特岗教师5人,代课教师1人,保安人员1人。
二、学校存在的困难
我校近三年来,都在努力求发展,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尽管都在努力,我校存在的困难还是很多:
1、教室少。
学校学生431人,却只有六个班,也就是一个班就是一个年级。平均每个班六、七十个学生挤在一间不大的教室里学习,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不便。
2、教师无住房。
2010年9月,学校来了五个特岗教师,对于学校来说,这是一件大喜事。可学校却犯难了,来的教师住在哪儿?后由校领导商议决定:用学校的公用经费租学校周围的民房给新来的老师住。
3、学校桌凳短缺。
一个班六、七十个学生,有的班级的桌凳却只有四、五十套。上课时,有的学生站着听课,有的三、四个挤在一张桌子上学习。
4、教师短缺。
431名学生,却只有12个老师,其中包括1名代课教师,一名保安。
5、安全。
学校只有教学楼,没有围墙。教师的摩托车经常不知所踪;疯狗也非常猖獗,经常出入校园,学生常身受其害。这给学校的安全工作带来了困难。
6、学生困难。
我校所在的朝阳村,正所谓大山深处,地处高寒山区。学生家庭条件不好,一到冬天,学生因家庭困难,买不起棉袄,常常因感冒无法来学校学习,一个班经常五、六个学生请病假。我校学生中,有很大部分连学习用具也买不起。无书包、无纸张、无笔墨的大有人在。
虽然学校面临的困难很大,可我校全体教师还是积极进取、认认真真地教学。学生的成绩也在飞速提高。只是,学校存在的困难无法解决,一直是校领导的一块心病。
希望社会各界成功人士能伸出您们援助之手,帮帮这所大山深处的山村小学。我校全体师生将不胜感激!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县烂泥箐乡大二地完小
一、基本情况
烂泥箐乡大二地完小,属于烂泥箐乡大二地村委会,位于宁蒗县城东部,距县城18公里,是烂泥箐乡距离县城最近的一所完小,海拔2540米,但山路路况很差,车程仍需要1个小时左右。学校有电,条件稍好,在烂泥箐乡8所完小中仅次于中心校。
目前大二地完小开办了学生食堂,初步解决了学生自己生火做饭的问题。但由于经济落后,当地人均年收入200人民币,学生们的生活仍然很艰苦。
目前学校现有10个班,在校生338人,学制六年。有15位公办教师。
学校有图书室,有图书1万册,有2台电脑。
学校联系人(校长):罗忠发;联系电话:13988880272
二、学校需求
a. 书籍类:教辅书。
b. 衣服类:运动服。
c. 文体类:学校有篮球场,需用篮球、足球等活动类球。
d. 教具类:数学教具,自然实验用品。
e. 学校活动需求:电脑课。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