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文化传承人

毕节发现两本奇书,学了60年,用了60年

作者:徐源 李雪 高锋 发布时间:2021-03-06 原出处:云上毕节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事情可以从这儿开始,下面这位彝族老人,叫陈生付,今年70岁,家住纳雍县新房乡阿龙科村。
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他12岁时,父亲让他回家放牛,他辍学了。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陈生付对父亲说:“爹!我还想念书。”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父亲说:“书会有给你念的。”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之后,陈生付就捧着这两本书,学了六十多年,用了六十多年,陈付生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布摩。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mage.png

《大通书》封面

两本书,一本用羊皮作封面包卷,一本用牛皮作封面包卷,叫做《大通书》。据陈生付说,《大通书》在他之前,经历了三代传承,再往更久,老人也说不清楚,反正,很久很久了。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看看下面图片,书里的文字,你认识吗?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mage.png

《大通书》内页

书里的文字,是彝文。什么是彝文?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9年8月10日《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文明源头到底属于中原、还是属于是自古入主统治大西南的彝族的文章,文章提出:“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的颠覆性的中华文明起源观。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但是,关于彝文历史,它的悠久程度,也许不止于此。根据民间传说,彝文的历史非常悠久,彝文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其中持万年说的学者主要依据是近年湖南澧县彭头山、河南舞阳贾湖等地出土的一批刻划符号也可以用古彝文释读。最早提出古彝文万年历史说的学者是刘志一教授,他认为:“古彝文有九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如果加上它的草创时期,可能有一万年以上”,并称古彝文是“世界文字的始祖”……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龟甲

image.png

河南舞阳贾湖出土龟甲上的刻划符号

用古彝文还能解读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距今6000多年前的51个陶刻符号,7500年前的西亚两河流域的彩陶符号、苏美尔楔形文字、印度印章文字等。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这两本奇书,奇的地方就很多了,以其中一点举例,请看下面这张图片: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大通书》里的六卦图

这是书中的一页,细看,这是一幅没有“兑”“震”两卦的八卦图,我把就把它称为“六卦”图吧!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陈付生的小儿子陈江,今年34岁,从9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大通书》。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陈江与父亲在一起

陈江介绍说,《大通书》里有关于“河图洛书”及先后天八卦的记载,这“六卦图”,就是根据先后天八卦推演出来的。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境内的黄河中浮现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氏,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现出神龟,背驼“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伏羲雕塑

其实,"河图洛书"是远古时代人民按照星象排布出时间、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后来,周文王根据“河图洛书”及伏羲八卦,推演出后天八卦。在易学传统文化中,先天八卦为本,后天八卦为用。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通书》里的“六卦”图,就是八卦在运用中的一种演变,纵观浩如烟海的汉文化《术藏》及其它易学典籍,鲜有提及“六卦”的。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先后天八卦图

陈江介绍说,与完整的“八卦”运用不同,“六卦”只运用于已故之人,代表着古代彝族人民对去世亲人的思念。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卦”的运用,从另一个角度,拓展、丰富了易学研究,很好为我们解释了古人所说的“死无兑震”之意。您认为我们今天所说的“死无对证”与“死无兑震”,有关联吗?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陈生付老人家藏的这两本《大通书》里面包含了占卜、命理、堪舆、术数等知识,是一本彝族文化发展中“类似于汉文化易学的百科全书”,有着一定的史料价值及文化价值。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陈付生老人强调说,《大通书》是固定的,不能够出门。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节是全国彝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有着悠久、深厚、神秘的彝族文化,散落于民间的彝文古籍,更是数不胜数。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四十年来,在广大彝学研究专家的努力下,整理、翻译出了大量彝文古籍,其中历经30年三代人共同努力整理翻译的26卷本《西南彝志》,成为了毕节甚至全国彝族文化研究的一面旗帜。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贵州彝族制度文化研究》

1614998338725077.png

《通用彝文字典》

image.pngimage.png

《西南彝志》

我们期待着,陈付生老人家藏的这两本《大通书》,有朝一日能翻译成汉文版。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奇书之所以奇,是因为它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根脉而一直不被外人所知。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陈江说:“我父亲把《大通书》里面的知识传给了我,以后,我也要传给我的孩子。”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指着坐在床边玩耍的孩子,而孩子懵懂地笑了起来,看着他。vb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原载:云上毕节;记者:徐源 李雪 高锋。
原媒体:编辑:谢文娟;编审:邹江川;监制:杨廷兵;总监制:朱光伦。

所属专题:

毕节彝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