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绣非遗传承人的彝绣之路_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 中央民族大学彝学研究所 云南彝学会 四川彝学会 贵州彝学会 广西彝学会
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文化传承人

王文芳 | 彝绣非遗传承人的彝绣之路

作者:小勋 家秀 发布时间:2019-11-13 原出处:彝族刺绣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6.jpg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期受访者 王文芳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绣绣菌做的前几期彝绣人物专访中,我们读到了许多彝绣爱好者的精彩故事,看到了他们精美的彝绣作品,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彝族刺绣深深的热爱。今天专访的这位绣娘是一名来自牟定县蟠猫乡的非遗传承人,彝绣是她二十多年来一直坚守的事业。
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水浒传》让她萌发了做彝绣的想法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5年的王文芳在蟠猫的大古岩开了一家五金店,守铺子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电视上播放的一档纪录片,一幅《水浒传》的苏绣作品深深的吸引了她,针线下的水浒人物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受到了业界高度好评。并且,这样一幅作品卖价可观,平日里喜欢绣花的王文芳想到了自己家乡的彝绣,民族特色浓厚、寓意深远,一定也会有市场。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7.jpg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文芳正在制作围腰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服装厂是她工作的地方也是学校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楚雄太阳历公园建成后楚雄州旅游行业蒸蒸日上,王文芳尝试将自己绣制的荷包送到太阳历公园外的工艺品店,请老板代销。在一次送绣品的时候,她遇到了前来送服装的名族服装厂师傅。这位师傅很是喜欢她的绣品,并邀请她到厂里参观。也就在那时,王文芳接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彝绣订单,给一批时装绣花。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0年,王文芳突然觉得自己该出去闯一闯,她关掉了五金店,只身一人来到昆明,进了昆明服装厂做绣花工。与其说是找工作,更不如说是找学校,在昆明服装厂里,王文芳虚心学习,日积月累,刺绣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8.jpg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文芳绣制的围腰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9.jpg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文芳绣制的绣花鞋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彝族歌舞的地方就有彝绣市场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2004年,开始流行将民间的民族歌舞拍下来刻录在光碟上,王文芳也是一名左脚舞爱好者,经常参与各种演出表演,在此期间,她看到了彝族服装市场前景广阔,毅然决定辞职创业。她把店面选在了楚雄的龙江公园内,起名“红绣坊”,经营至今。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0.jpg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文芳的彝绣店内景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1.jpg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文芳为客户剪的花样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文芳的大部分客户是左脚舞爱好者,经常到店里挑选服装。还有一些客户是赴上海、北京、甘肃等地打工的牟定老乡,虽身在异乡,但浓浓的乡愁丝毫未减,王文芳的绣品成了他们寄托乡愁的桥梁,她将富有家乡特色的彝绣产品快递到全国各地,有的客户会要求寄一些粘好花样的半成品,空闲的时候就静下来自己绣花。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2.jpg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文芳为客户剪的花样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带过很多徒弟,老公是“得意门生”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了购买彝绣产品的客户外,王文芳的店里还经常出现这样一群人,有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二十出头的大小伙,附近开店的老板……他们都是来上门学艺的学徒。王文芳会抽出时间来免费教他们彝绣。“我觉得这些属于非遗的技艺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有人愿意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很乐意去教他们。”技艺精湛、为人热情的王文芳还被州残联、师范学院邀请去给学生授课、培训。每做一次教学她都尽心尽力,毫无保留,做到了一个非遗传承人该有的责任和担当。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3.jpg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来向王文芳学习彝绣的学徒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4.jpg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位学徒要为自己的女友绣一件嫁衣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文芳的第一个“徒弟”是自己的老公起义华,也是她的“得意门生”。起义华之前是一名货车驾驶员,常年在外奔波,很少能照顾到家里。看到妻子生意做得红火,店里正缺人手,孩子也需要人照顾,起义华放下了自己的事业改行和妻子一起经营“红绣坊”。那时起义华开始学习使用缝纫机,再后来他掌握了裁剪和加工,王文芳主攻设计,其他的工作就交给起义华,这样一家和睦、温馨的夫妻店,自然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5.jpg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文芳夫妇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承并非日复一日的复制,要敢于创新与实践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让王文芳至今还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改变了王文芳发展彝绣的思路。一次和艺术团到北京参展,身上的彝族服饰吸引了大批游客,他们兴奋地喊道“云南的,这是云南的朋友。”并且希望能将头上的花帽子卖给他们。那次经历,让王文芳感受到了挖掘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她说“其他地域的刺绣很成熟,工艺精美,我们要去了解学习人家精髓的地方,但是不能全部照搬,我们彝族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应该要有所保留。这样走出去了,也能让别人一眼就认出来。”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6.jpg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文芳和她的彝绣伙伴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事彝绣事业20多年来,王文芳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但这些“重复”并非都是按部就班,或许在画到某一个花样的时候,再多加一画,又是另外一个漂亮的花样;在裁剪的时候,多剪一刀会更有新意……灵感来源于工作,来源于生活。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尝试,才能不被市场淘汰,不会让非遗文化被遗忘。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怎样将彝绣的传承与创新巧妙结合?怎样赢得市场而又不失彝绣本真?怎样在带动彝族妇女创收的同时灌输民族文化?这些问题王文芳一直在思考和实践,这同样也是我们彝绣爱好者共同的问题和目标。我们诚挚邀请对彝绣热爱的人们与我们一道前行,如果你对彝绣的传承、创新、发展有好的意见或建议,请你速速联系我们吧!KU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