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文化传承人

穆树有:月琴是快乐的源泉

作者:李艾丽 发布时间:2018-03-05 原出处:​玉溪日报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穆树有弹奏自己制作的月琴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月琴,因形似满月而得名。轻轻弹动,有如丝丝细雨;急促拨弄,犹如万马奔腾。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在彝族、哈尼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安化是江川区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伴随着月琴声的跳乐、唱山歌等彝族传统歌舞世代传承,但当地会制作彝族月琴的人极少。来自安化社区的穆树有,年近八旬依旧专注月琴制作。近日,记者走访了他。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学做月琴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采访当天,穆树有听闻记者的来意,放下手中的活计,拿出一把新近制作好的月琴,即兴弹奏给记者听,音色清脆悦耳、节奏鲜明,琴声在简陋的屋子里回响,直抵人的内心深处,穆树有沉醉其中,脸上溢满了笑容。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月琴就是我生活快乐的源泉。”穆树有爽朗的笑言。老人告诉记者,多年来,无论生活多么困难,只要有月琴声,一切不顺心似乎都可以瞬间化解。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了解,彝族有句俗语:“听见月琴响,心慌脚杆痒。”这说明月琴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还是在节庆日子,安化乡都少不了月琴弹奏和跳乐。彝族儿女的幸福和欢乐,都融入了这悠远绵长的月琴声中。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穆树有告诉记者,他年少时在外打工做木活,22岁回到家乡耕种,在彝族风情浓郁的当地,他从小就养成了爱唱爱跳的习惯,月琴的形状也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回来后,他每天忙完活计就常到亲戚家,听老师傅弹月琴,渐渐地穆树有也就学会了弹奏月琴。将近40岁的时候,他花140块钱买到了人生第一把月琴,但是他弹起来不太满意,干脆把月琴“拆”了,边“拆”边摸索,最后他自己重新制作。由于有木活行当的经验,他做出来后获得了成功,自己也满意。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待穆树有熟练掌握了月琴全套制作技艺之后,陆续就有人上门找他制作,他也乐意做这件事,三十多年来,他一边忙农活,一边就和月琴“打交道”。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现在我做的月琴大概有300多把,从头到尾都是自个手工完成。”穆树有说,“基本上做好就会被人们买去,一点都不愁销路,而大部分还是人家上门来预订好的。”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月琴制作后继有人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者看到,穆树有家中放置的月琴只有几把,细腰大肚,做工精美,花样繁多,可以说是一件精美工艺品。“这几把是我特意留给自己的。说起来,我们安化月琴历来是我们当地人自己制作的,制作特别注重选料和装饰。”穆树有说。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了解,制作安化月琴的木材主要采用本地的刺桐木、松木和楸木,这几种材料做出来的月琴共鸣好、音色清纯,且琴体不易开裂。月琴由琴头、琴杆、琴腔三部分组成。琴头处雕刻一个龙头,上绑一束鸡尾或彩色绒球作装饰,琴头下方安2个轴、拴4根弦;琴杆上按一定距离安9个“品”;琴腔为直径36公分、厚8公分左右的圆形,腔面正中嵌上一小块圆镜,寓意彝族对太阳的崇拜,其他腔面镂空并雕上龙凤或十二生肖,底部雕一蛤蟆或蝙蝠的弦栓;琴底则拴一些长短不一的缨束作装饰,两侧配以绣花背带,展现彝族特色。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两年,穆树有制作月琴的数量越来越少了,因他年事已高,今年已79岁,儿子怕他劳累,不让他做琴了,他更多的是教徒弟,让月琴制作技艺后继有人,当地不断有家长把孩子送到他家来学艺。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穆树有介绍,一直以来当地制作月琴的人都不多,现在整个安化彝族乡会制作月琴的连他在内只有五人,其中一个是他徒弟,今年17岁。他们始终坚信:只要有彝族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月琴;只要有月琴响起的地方,就一定需要月琴制作的手艺人。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多年来,由于有了穆树有等人的坚持和不断创新,当地月琴制作融入了很多彝族文化元素,向世人展示了安化彝族文化艺术精品,也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当地歌舞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艾丽 文/图)go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