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文化传承人

一位小学老师的文化梦想——守望彝族古歌

作者:马广志 发布时间:2014-07-05 原出处:华夏时报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彝族人天生都是歌者,传承彝族古歌,陈顺发为了这个梦想,坚持了16年。
 
  几百年来,彝族千年的历史是通过彝族古歌在一代一代子孙中口口相传。但是传到这一代,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外打工,50岁的小学老师陈顺发越来越开始着急。他说,“我们的文化再不保护,就真的看不见了。”
 
  每块石头 都听过他的歌
 
  陈顺发的家乡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野租村,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彝族阿细人(“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从小,陈顺发就是听着阿细古歌长大的。后来成了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跟孩子们打交道让陈顺发发现,“属于我们民族的美妙节奏,越来越少有人会了。”
 
  于是,陈顺发萌生了记录古歌的想法。陈顺发说:“我不想让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这样消失。”他自己开始整理古歌。
 
  开始,陈顺发并不会彝族文字,他就每天坚持读写。但是彝族只有819个字,很难记录全部歌词,所以陈顺发自创了1000个字,基本上就可以记录全部歌曲了。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古歌,陈顺发在每年假期时间,去云南、贵州这两个主要的彝族聚居地学习当地留存的古歌。狭窄的山路走了好多遍,每块石头都听过他的歌声。据陈顺发介绍, 云南楚雄、丽江、武帝、双博等地方,他基本都去过。
 
  十多年的坚持,陈顺发记录了500多首古歌,又自创了近500首,一共近1000首古歌,每一首古歌他都倒背如流,厚厚的歌谱写了一本又一本。
 
  公益演出 传承古歌
 
  文化的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陈顺发决定成立一个文化团,让阿细人的表演得以传承。于是,从2006年开始,陈顺发一边继续整理古歌,一边组织村子里的人成立文化团。
 
  文化团的成员主要来自跟他一个村子的村民,由12岁到18岁的年轻人组成,最初有二十多个人。陈顺发带着他们在农闲的时候练歌、排舞,出去表演。
 
  虽然舞台要求很低,但由于演出更多是公益性质的,文化团成员的服装、食宿,对于薪水不高的陈顺发而言,常年累月的付出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有时候陈顺发能得到政府文化局的一些支持,但也都杯水车薪。由于文化团的成员大多家庭贫困,需要出外打工维持生计,表演总是中断,这让陈顺发很是焦急。
 
  2013年2月,陈顺发在县城的街上看到了宜信普惠的宣传,他怀疑有工作、信用就能借到那么多钱的真实性。陈顺发前前后后打了不下5次电话,反复询问:“是真的吗?”宜信普惠的业务员一次次给他讲宜信公司的服务,还让他看了宜信的网站,陈顺发还是不放心。最后,陈顺发走了40公里的山路,在县城搭了5个多小时的公交,亲自去攀枝花宜信普惠的营业部实地考察。事后他消除戒备心理,开始准备材料申请。
 
  “没想到我真的从宜信普惠获得了4万元借款。”陈顺发感到非常的惊喜。他觉得,自己离梦想从未如此之近。获得宜信普惠帮助的陈顺发一方面铆足了劲发展文化团,一方面亦没有忘记每月按时还款。他心里非常清楚,正是宜信普惠的帮助给了文化团前进的动力和助力,他不应该辜负这份信任。
 
  演出搁浅 梦想不息
 
  但是好景不长,文化团的成员一个个出外打工,文化团的生存岌岌可危。唱歌最好的姑娘小双,也因为家里没钱,选择了不辞而别。
 
  小双的离开,意味着文化团也彻底消失了。十多年的心血付之流水,陈顺发从未感到如此的心灰意冷,他不愿意看到曾经排练和演出的地方,陈顺发走下山,在县城的朋友家呆了一个星期,才渐渐接受这个现实。
 
  在曾经排练的院子里再次聊起这段往事时,陈顺发表情还是格外的凝重。他告诉记者,虽然文化团消失了,但他会想其他办法去传承古歌的。面对未来,陈顺发坚定地说,“我已经为了这个梦想奋斗了16年,现在不管有多难,我都不会放弃。”
 
  从陈顺发第一次借款开始,宜信普惠的业务员小曾就一直在关注文化团的发展,她被陈顺发的坚持精神所感动。当她听说陈顺发的文化团解散了,感到十分惋惜,很想帮助陈顺发。今年,在小曾的帮助下,陈顺发又一次申请了宜信普惠的循环贷,陈顺发试着把彝族的一些风俗习惯编成歌舞,希望能去贵州等地方表演,把文化团推广到更多地方。
 
  陈顺发表示,如果他的文化团能够顺利进入商业模式,他退休后就专职开始做这件事情。陈顺发希望文化团有一天能够登上更大的舞台。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