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木铁西:小凉山走出的民族教育家
今年是峨边彝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峨边文联组织本土作家,对全县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进行了集中采写。通过访谈的方式,讲述峨边各条战线上普通劳动者的人生故事,反映四十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生动再现峨边的发展历程,热情讴歌建设者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对峨边的热爱之情、对党的感恩之心。即日起,峨边在线将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师者的根在祖国,师者的魂是民族。教师的生涯是双重奏,一是教师要演奏好自己的人生,奏一曲美妙的澎湃的人生曲;二是教师要指引学生在纷 繁复杂的环境立民族精神之根,筑爱国主义之魂,用中国人博大的情怀,用真正的本领为国家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在小凉山峨边彝族自治县壮阔的大山大河之间,走出了一位人民教师。 他不仅从教四十余年,奏响了教师的双重奏,更是从未停止对彝族教育和彝 族文化精神内核的发展探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峨边故土的深情厚谊。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人民教师
曲木铁西自小与巍峨的大山结缘。他的童年,与山间清风与溪涧流水相伴,那是汗水与欢笑交织的纯真岁月。然而,旖旎自然风光背后,教育资源的稀缺却像一道沉重的枷锁,束缚着许多孩子的梦想。曲木铁西却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勇敢地踏上了不同寻常的求学之路。
五岁的他,已经背着绿色帆布单肩书包,踏入了村里那所简陋的小学, 不同年龄的孩子们挤在同一间教室里,最大的十四五岁,而最小的是曲木铁西这样的稚童。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对知识的热切渴望。 曲木铁西用稚嫩的小手紧握铅笔,一笔一画地勾勒属于自己的未来蓝图。
随着年岁的增长,曲木铁西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时代背景 下,经历了独特的“5+2+2”学制,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 业。这段经历虽然让他提前接触到了社会的艰辛,但也让他深刻感受到自己基础知识的薄弱。这份不足没有击垮他,反而成了他前进道路上最强大的动力,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和不懈追求。
高中毕业后,曲木铁西回到家乡,开始务农。那段日子,他白天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晚上则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埋头苦读,自学不辍。他知道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唯有学习才能让他走出大山,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他的坚持与努力,最终换来了命运的眷顾,一年后,他幸运地被保送到了乐山市犍为师范学校深造。
在师范学校里,曲木铁西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吸收每一滴养分,努力弥补自己在中学时代缺失的基础知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学无止境”,也用自己的坚韧与毅力为后世学子树立榜样。
教育追梦人不懈求索
1977 年,当犍为师范学校的毕业钟声响起,曲木铁西带着满腔的热情与对新生活的憧憬,踏上了返回峨边西河中学的路途。在那里,他作为语文教师,用文字的力量点亮学生心中的灯塔。在西河中学,他不仅是学生知识的引路人,更是他们心灵的导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着每一个孩子要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1979 年,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他因工作需要调至县城向阳小学(今县街小学),担任英语教师。这一转变,不仅是对他语言能力的挑战,更是他教育视野的拓宽。在英语教学的讲台上,他用力掀开通往世界的另一扇窗, 让学生们通过不同国家的语言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但曲木铁西的追求并未止步于此,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理想。同年,他毅然地报名参加高考。那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挑战的日子,夜晚,城市的灯火逐渐熄灭,他的小屋依旧亮着灯火,书页翻动的声音与笔尖触碰纸张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民族学院(今西南民族大学),这所学府不仅为他提供了更宽广的拓宽知识的平台,也让他的人生轨 迹再次转向。
在西南民族学院的校园,曲木铁西仿佛重获新生。他贪婪地吸收各种知识,与志同道合的同学探讨学术问题,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每一次探索都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
毕业后,曲木铁西被分配到四川省教育厅工作,从副主任科员到主任科员,他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然而他的求知之路还远未结束。1989年,他决然报考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并顺利再次踏上求学的征途。
中央民族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成为他新的起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他而言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和视野的开阔。他沉浸在学术研究中,与导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教育的前沿理念,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 让他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满足。
研究生毕业后,面对国家部委的工作机会,曲木铁西做出了一个让许多 人感到意外的决定——留校工作。教育和对学术的热爱已经深入他的骨髓, 他愿意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这片热土,继续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培 养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才是自己的使命。
一再求学,对曲木铁西而言,是一场又一场心灵的洗礼、成长的蜕变。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中有梦,勇于追求,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之路。
学术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中央民族大学留校任教期间,曲木铁西如同一颗被精心培育的种子, 在学术的沃土迅速生根发芽,先后顺利荣获副教授、教授的殊荣,这不仅是对他过往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学术探索的期许。随着职责的加重,他先后担任中央民族大学成人教育处副处长,成人教育学院院长,人事处处长, 党委及校长办公室主任,研究生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等重要职务,每一步都见证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尽热爱与不懈追求。而今,作为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院的院长,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民族教育学领域,他始终怀揣一份深厚的情感与责任感。他深知教育 对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带领团队,深耕细作,致力于构建和完善民族教育学的知识体系。从基础概念的界定,到特殊规律的探索,再到与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的紧密联系,他步步前行,在学术的田野上留下坚实的足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导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学》等著作的出版,不仅是对他研究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民族教育学 科发展的一份贡献。当他站在领奖台上,手捧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的奖杯,那份喜悦与自豪,是对所有付出与努力的最好回馈。
在语言学的研究道路上,他同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热情。他师从著名语言学家戴庆厦教授,研究生期间与导师一起深入调查记录多种语言和方言,其中包括藏语、羌语、彝语等。彝语,作为他主要的研究对象,其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汇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历史的底蕴。他带领团队,摒弃传统研究的束缚,从语义学的全新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彝语的内在奥秘。《彝语动植物名词的语义分析》《彝语名词量词的起源层次》《彝语义诺话研究》 等论著的发表,不仅让学术界对彝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为语言学界提供 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在荣获吴玉章学术奖和中国人文社科最高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语言学著作奖时,他深知,这是对他创新精神的肯 定与鼓励。
在彝学的研究领域,他将个人的情感与学术的追求融为一体。作为彝族学者,他肩负着传承与发扬本民族文化的重任。从语言古生物学到迁徙理 论,从考古发现到历史文献,他不断挖掘着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蕴。《金沙江流域早期文明探秘》一文,便是他基于多年研究心得的一次深情诉说。他试图通过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的双重印证,揭示彝族作为西南最早居民的历史真相,让世人重新认识彝族文化曾经的辉煌与灿烂。这份研究,不仅是对彝族文化的致敬,更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刻诠释。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他深知学术之路漫漫其修远兮,继续秉持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学术的敬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在民族教育学、语言学和彝学的领域深耕细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与发展贡 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术追求之路上,他仍不忘初心, 让心灵的远征永远充满光芒与希望。
助力家乡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峨边承载着曲木铁西的过去,但长久的分别让曲木铁西对这片土地的印象停留在遥远的过去,《美神·甘嫫阿妞》这部音乐剧,仿佛给曲木铁西的心插上了翅膀,让这位游子的心跨越千山万水,与故乡紧密相连,过去的回忆与如今的思念,在这一刻,交汇在这部音乐剧上。
甘嫫阿妞,一个峨边出生的美丽女子,她的故事虽简单却震撼人心—面对权势诱惑,她坚守尊严,宁死不屈。将这份传奇搬上舞台,成为一部感人至深的歌舞剧,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与坚持。
曲木铁西教授深情回顾:“那段时间,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讨论与论证, 首次会议便是在 2005 年那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于成都悄然召开。当时的峨边县委书记、县长及县委副书记,满怀着对文化的热爱与执着,诚邀我参与这场文化盛宴的筹备。会上,尽管意见偶有分歧,但那份传承彝族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大家一致决定将这个故事搬 上舞台。然而,前行的道路并非坦途,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艰辛。”
为了寻找最合适的编剧、作曲家、编舞者,峨边方面的团队几经周折, 每一步都充满未知与困难。面对高昂的报价与有限的预算,团队几乎陷入了绝境。但团队成员始终不曾放弃,最终迎来了转机。县委副书记亲自致电, 请求曲木铁西教授协助诚邀中央民族大学著名作曲家张朝教授加盟。起初, 张教授因项目经费预算少的问题而犹豫,但峨边领导们多次往返北京,他们的真诚与决心最终打动了张教授,使他决定接受这一充满挑战的任务。
从剧本的反复打磨,到音乐的深情创作,再到舞蹈的精心编排,《美神· 甘嫫阿妞》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了团队的智慧与汗水。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这部音乐剧终于在 2007 年的春天,在四川乐山大佛剧院璀璨绽放,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与高度赞誉。
《美神·甘嫫阿妞》不仅开创了彝族音乐剧的先河,更在社会各界引起 强烈反响。剧中的唱段深入人心,主题曲更是传唱不衰,成为彝族文化的一 张亮丽名片。这不仅是一部音乐剧的成功,更是曲木铁西对峨边故土深情厚 谊的表达,是曲木铁西教授及所有参与者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为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
2018 年那个温暖明媚的四月,峨边城市景观改造与升级的序幕正式拉开。曲木铁西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和来自重庆大学、在业界享有高度赞誉的一位建筑学专家,共同前往成都,就峨边县城铜河路改造、背峰山自然景观优化及乾池公园建设等核心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讨。
曲木铁西在会上特别提出的核心理念是,整个改造项目应深度融入彝族文化,让每一处景观都成为传承与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特别是对于铜河路的改造,他主张不仅要保留其历史韵味,更要通过精雕细琢的彝族元素设计,彰显民族团结的力量与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同时,他还建议在新老城区交界处设置具有象征意义的界限标志,提议采用汉阙这一富含历史底蕴的建筑形式,并巧妙融入彝族文化元素,以此作为两个时代、两种文化交汇融合的见证,进一步促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提议得到了项目团队及自治县领导们的高度认可, 并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项目完工后,峨边方面多次向曲木铁西教授发出邀请,希望他能亲临现场见证这一蜕变。尽管因工作繁忙未能成行, 但从网络上流传的视频、宣传等资料中,曲木铁西教授感受到了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美丽与和谐,对峨边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心灵深处珍藏了一生的“梦土”
2018 年金秋时节,应四川省古籍办的诚挚邀请,曲木铁西参与了四川省 “十三五”期间少数民族古籍出版规划的一项重点项目评审工作,重点聚焦 于峨边彝族自治县倾力打造的《佐木莫》一书。2021年彝历新年前夕,《佐木莫》即将付梓之际,峨边有关负责人特地向曲木铁西教授致电,恳请他为这部著作撰写序言。曲木铁西深感这是家乡人们对他的信任与重托,同时也是他回馈家乡、建设彝族文化的责任与担当,于是欣然应允。
曲木铁西在序言里写道:“峨边,是我的故乡,是我一生魂牵梦绕的地 方。十多年前我为彝族著名乐队‘彝人制造’写过一首歌,歌名叫《老家来 人》,当时也是为思念故土有感而发。我以为故乡是自己心中的母亲,是我人生的出发地,回望来路,走过多少山水,经过多少流年,红尘烟火中时刻 眷念的还是自己的故土,时刻思念的永远是自己的母亲。峨边,可以说是我心灵深处珍藏了一生的‘梦土’。我在这里要感谢峨边彝族自治县的领导,他们为峨边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拼命工作,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积极挖掘、建设、创新峨边的本土文化,从物质到精神相得益彰,巨变前所未有。这是峨边之幸!”
新林镇红椿村是曲木铁西的出生地,他虽然离开故乡多年,但那份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如同陈年佳酿历久弥香。他的心中,始终保留着一片未被岁月侵蚀的净土,那里是峨边,是他灵魂的归宿。每当夜深人静,那份对故土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安宁。他的心中从未放下过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爱意,他心系家乡,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以赤诚之心,多方面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
峨边彝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年来,这方热土的飞跃发展令人瞩目,曲木铁西也以亲身经历说道:“这变化不仅体现在环境的巨大改善,更深刻地反映在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更为峨边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我的两个弟弟家庭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的孩子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老大家的三个孩子有两个读了大学,老小家的三个孩子都读了大学,这不仅是家庭的骄傲,更是峨边教育成就的缩影。教育之光照亮了孩子们的未来,也照亮了峨边的发展之路。” 对于峨边未来的发展,他认为,首先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峨边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要充分利用峨边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让峨边的山水之美永续传承;最后,加强民族团结,凝聚人心,共同为峨边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的确,教育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人民幸福的基石,民族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年来,党和国家通过开展民族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各民族的优秀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造就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民族教育极大提高了各族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更加丰富了璀璨多彩的中华文化宝库。
峨水之滨,群山浩瀚,在森林环抱的曲木铁西的故乡,推动民族教育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峨边深入实施小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行动,发挥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塑魂,润物无声。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来源: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阿索拉毅授权彝族人网发布;图片来源:彝族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