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各界精英

80后彝族青年李栋 化学诺贝尔奖团队里的云南小伙子

作者:任锐刚 发布时间:2014-10-11 原出处:云南网 春城晚报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80后彝族青年李栋 化学诺奖团队里的云南小伙子
  埃里克·本茨格(左一),李栋(右三)来自云南个旧。(微博截图)
 
  80后彝族青年李栋 化学诺奖团队里的云南小伙子
  80后彝族青年李栋
 
  10月8日,201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以及一名德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方面的贡献”。其中,在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埃里克·本茨格(Eric Betzig)团队里,有一位80后科学家的身影:从云南个旧走出去的80后彝族青年李栋(Dong Li)。一时间,微信、QQ群里到处在转发,特别是在个旧,在云南锡业公司,李栋一时成了这里的骄傲。
 
  云锡矿山中走出的学霸
 
  个旧市教育局整理了李栋的相关资料后,向本报记者提供了如下信息。
 
  李栋,彝族,出生于1983年12月,1990年9月至1996年5月在甲介山小学学习,1996年5月至1996年8月在个旧市卡房小学学习,1996年8月至1999年8月就读于个旧一中初中部,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个旧一中高中部。200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连续多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006年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本科毕业,公费保送香港大学硕博连读,之后到了美国从事化学研究。
 
  经了解,李栋父亲李德春是云锡松矿工人,已退休一年。但其同事称,他并没有闲下来,由于云锡退休工人收入并不高,他又找了一份工作,白天在松矿有时还能看到他的身影。李栋的母亲方翠芳是云锡甲介山医院的护士,退休已3年。其同事称,他们有时住在蒙自,有时住在个旧。
 
  在个旧的人都知道,李栋曾就读生活过的甲介山、卡房等地,都是云锡的矿山。
 
  李栋学习了6年的个旧一中,是一所建在山坡上的学校,从一中大门到教室,学生和老师都得沿着山坡上的台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经过数百级台阶才能到达。而在台阶中部的石墙上,则写着四个苍劲大字:为国储才。
 
  是个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生
 
  晚报记者联系到了个旧一中政教处,想打听李栋班主任的情况,接电话的胡老师一听说是记者,就知道了目的,他语气中带着笑介绍说,李栋是个旧一中的骄傲。胡老师介绍,李栋高中时的班主任叫杨章鼎,但已退休多年。
 
  根据胡老师提供的号码,记者电话采访了正在昆明的杨章鼎老师。杨老师介绍,李栋是高二文理分科后才到他的班上的,给他当了两年的班主任。杨老师教的是物理,对李栋的印象特别深。他说,这个学生特别勤学好问,刻苦读书,下课以后,经常追着教师问问题。李栋是住校生,学校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晚自习后,还开了一个自习室,巡查时,李栋也会经常问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老师讲过一遍后,如果有不同看法,李栋还会跟老师辩论,有点书呆子的气质。但是,李栋在班里并不是很活跃的学生,但喜欢钻研却是很让人能记住的。
 
  杨老师称自己是湖南长沙人,十岁就来云南了,初中和高中也是从个旧一中毕业的。他说,听到李栋在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团队学习研究,相当高兴。当一辈子教书匠,最大的欣慰就是李栋这样的学生成材了。
 
  “先申明不是我儿子获诺奖”
 
  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李栋的妈妈方翠芳首先向记者申明两点,第一,不是我儿子李栋获得诺贝尔奖,是他的导师获奖。第二,不是李栋所在的团队现在做的项目课题获奖,而是导师以前的课题项目获奖。
 
  方翠芳说,虽然李栋是家中独子,但因父母都是矿山职工,历来对他没有特殊的照顾,上小学都是自己去,父母也不接送。对他的学习也没有过高要求,基本的要求就是:工人要上好班,学生要读好书。幸运的是,李栋的学习非常自觉,也比较踏实,父母从来没有操过心。
 
  2010年底李栋出国后,两个星期就会给家里打一次电话,当然说的都是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常见的问候,我们要求他锻炼好身体。至于工作上,他知道说了我们也听不懂,谈的也少些。不过,得知导师获奖后,李栋10月9日就打电话跟家里说了导师获奖的好消息。
 
  方翠芳说,她要求儿子的仍然是要踏踏实实做事,在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团队学习和研究,是幸运,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将来取得自己的成绩,也才对得起家乡,对得起国家。
 
  方翠芳并不愿意让儿子过分张扬,她甚至不愿意提供一些李栋以前的旧照。
 
  (首席记者 任锐刚 春城晚报)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