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诗馆系列丛书:毛小兵《火把节的火把》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序1:
序2:
序3:
序4:
序1:
火舞者,内心深处发出的激情灵血声
——读诗人毛小兵的诗歌集《火把节的火把》
——读诗人毛小兵的诗歌集《火把节的火把》
□海上
真正的诗人是以诗歌作为生命节奏的,听到毛小兵在朗读他的诗时,我忽然觉得此人的血液里有火,正如我所见的火把场上当火把燃起时,我看见火光中的血色元素。毛小兵的诗性中的抒情成色极浓,这其中的血性,直逼听者的耳根;你会感到一股热流在涌动。读着毛小兵的诗句仿佛看到了洛乌乡的火源,它们正被传递……传递中的火把变幻出各式各态。
彝人的传说历经沧桑,历久弥新。惟有这个民族的子民,他们坚守着民族气节,以自己祖先的六支迁徙的传说为骄傲,一代代守望着神性的山脉。在他们身上,你确认了关于虎、关于鹰、关于火把的那种构成大凉山的硬朗能量!
在日史普基深入日都迪散,诗人毛小兵引领我们,再给我们打开彝文化中神秘的地图。让我们再次窥探“古老而年轻”的彝人的精神谱系。
在欢度火把节的日子里,毛小兵对我有问必答,更为惊人的是,他随时打开诗集《火把节的火把》朗诵并找出我提问的答疑。别小看这册薄薄的诗集,它的容量或吞吐量超乎意料。
一个诗人的精神饱满和思维活跃,决定性地让他的诗写也充满了激情和内容,张开了他想象的鹰翅。
《日都迪散》是一首关于火把节的传说,没有如此的叙述,火把的神圣性似乎没有了根底。所以说,这是相当重要的一首诗,诗人在每一段每一小节里为读者蕴藏了相当丰富的资讯和信息;同时火热的民族豪情亦喷薄而出……“民族英雄火体拉巴/带领民众奋力反抗/摔死斯惹阿比/取得举着蒿枝火把祷灵祛瘟/烧灭庄稼地里漫天蝗虫的战绩”。
这小段叙述密度和节奏毫无罅隙,一览无遗地呈现火把传说的来龙去脉。诗人毛小兵有着音乐修养,所以他在另起小节时,如同音符转换了一种低沉的讲叙:“此时正值农历六月二十四/斗转星回盛夏新年人们涌向高原草场日都迪散”!
如同身临其境,诗人毛小兵,甚至还有我情不自禁地涌入人潮,去点燃蒿枝,汇聚在众火中,一泄内心的激动与感动……
日都迪散,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彝人世世代代在那里安身立命。通过毛小兵的描绘,至少吸引我有了强烈的向往,而事实确如诗人所叙,那里真的是“远方迷蒙山峦凹地”!那里真的“仿佛穿越生命时空”!或进入古老的记忆,或展望每日一新的“多彩斑斓”之夜空。
有故事的地方,就是有祖灵守望的家园。彝人的崇祖情结已成为民族风尚和传统……这正是毛小兵诗中隐喻的“火把节的火把”——精神火把!
《日都迪散》在每一段中都给我们讲述了历久弥新的故事;十月太阳历法中的生肖,这些奇特的、惟凉山人熟知的、曾被彝族毕摩施以神性的生肖物,无不彰显出这个民族的倔强性格。
诗人还列数了多种古老部族和曾经的迁徙征战……以及它所带来的“南方记忆”。关于圣火、关于彝历年,关于盛夏新年,诗人毛小兵以诗写的构成统统融汇于民族的传统“火种”,他向世界告白,大凉山的彝族人民是一个坚守古老传统的人种!而这种“火种”般的燃烧和传递,将生生不息:
这个七月所有冬格冬嗬啦的人们 /都在这祈福纳祥祷灵祝丰的日子里过节/他们在畅怀释然于火光中 /他们都在回想世界的老人摩根的亘言:自从有了火/人类便步入了它的童年的亘古箴言。(《这个七月》)
《这个七月》是一首激情达到高潮后,由疲乏返回常态时的理性梳理,它证明着古夷人文明创造的“十月太阳历”的人文节律——多么合拍于大西南高寒地带的生命之律吕!一场盛夏的火把节,把人们的兴奋点推崇至人神交流的临界点,然后重梳一番生活意境,于是抖擞地走向冬至的彝历年。
怎么能怀疑他们的信仰呢?我一直认为彝族的宗教信仰是广大而悠古旷世的;他们是以万物有灵的质朴情怀来寄予灵性的;他们的世界观是符合宇宙大生命场的。
所以,诗人毛小兵如此激情满满地诗写,或许他的那份燃烧的血液里早已埋藏了祖先“火舞”的蛮梦基因;所以……他一直举着心中的火把,他也就是火把节的精灵;他也就是一支不会熄灭的领唱“冬格冬嗬啦”的火把。
诗人毛小兵会作词作曲,他的许多歌曲也在大凉山彝区传唱。
《火把节的火把》是一部浓缩的传说史。我说过,它似一部百科全书,我一问到什么,毛小兵就朗诵其中的诗。
印象较深,也颇有些彝族汉子狂放的诗《喜欢的味道》,诗中所举例的代表味道的事物是:索玛花的味道、羊粪的味道、烈酒的味道。浪漫又朴实,读来也有亲切感。
诗集中还有不少值得一读、值得评述的诗,祝诗人毛小兵写出更多更精美的诗与歌。
火舞者,洛乌乡传说正在发生。洛乌乡的各种新新鲜鲜的灵动传说正迈开大步行走在山坳铿锵有力的灵性路上!
(海上,系中国第三代著名先锋诗人、诗歌评论家、湖南省著名自由撰稿作家、中国《现代汉诗》、《大骚动》、《文化与道德》编委、美国国际汉诗《一行》中国代理人,著有诗集十几种)
序2:
用诗的火把将人们心灵的黑夜点燃
——序毛小兵诗集《火把节的火把》
□海讯
——序毛小兵诗集《火把节的火把》
□海讯
彝族是个火一样鲜明透亮的民族,诗一般撩人心扉的民族。他们生火塘边,长在火塘边,死了骨肉也离不开在火中的焚烧,灵魂在火里的净化与升华。他们崇尚火,敬畏火,视火为神灵,而生死都与火相依相伴。他们一切都在火塘边以诗的形式,口口相承,几千上万年了,不曾间断。
毛小兵,彝名阿什夷曲,热衷于民族、民俗文化、诗歌、音乐,尤其是对彝族火把文化的痴迷,可谓年深日久,火烧火燎,激情澎湃,为此,在凉山有“毛火把”的美誉,人们也都叫他“毛火把”。这把“火”他自己烧得如痴如醉,把别人烧得亮亮堂堂。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的诗究竟写得如何呢?
阅读他的诗作对我心灵的碰撞,结合个人诗歌创作感受,谈一点自己对其诗歌的粗浅的见解,算是对火把、对诗歌、对民族和对他这个火一样让人不能暗淡的人一个交代。
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一朵奇葩,与诗歌凝练的艺术语言特点是分不开的。有人甚至下定义:诗歌从本质上说是语言的艺术。且不论语言是否是诗歌艺术的本质,没有诗的语言,可能会创造出诗一样富有空间想象的科技成果,也可能会制造出诗一样美好的生活场景,却不能形成一首能够点燃人们心灵黑夜的诗歌作品。诗歌语言点燃人们心灵的黑夜,心灵触角来自每个人的感官。感官带来的刺激记忆,超过一切科学技术或道德理性。诗人,总是善于用诗歌语言通过艺术具象刺激人的感官,直抵人的心灵。
高妙的诗人,是那些善于驾驭语言的人。毛小兵身上,则不同,我不仅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形态:他是驾驭语言的一把好手;同时,他和他的文字也完完全全被火把燃着,一个燃烧着的人,一些断断续续散发着火的温热、火的光亮的文字。
毛小兵的诗,字字句句里都窜动着富有灵性的火,火的色彩、火的热情、火的烈焰、火的光亮、火的勇猛、火的无畏、火的秉性。这种明显带有地方特色和民族印迹的思想与精神,彰显出了他诗歌独特的审美指向,也较完美地构筑了他文本的价值、意义与精神皈依。毛小兵的《阿都是古夷之古老部族》诗句,“阿都人喜欢/盘着腿/坐矮点/温着情/好接近火塘//阿都人喜欢/束着裤/站高点/山之巅/好接近太阳”。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形象表达,是火,火塘、火把和他诗的诗眼,或叫诗魂。那些生在火塘边或者长在火塘边的彝人,自古依着火塘,席地而坐,就是为了接近火塘;那些总爱站在山巅,束着裤,不管风霜雨雪闪电雷鸣的彝人,就是为了好接近太阳。这首诗如果用一句非诗的语言这样表达:“坐矮好接近火塘,站高好接近太阳”这样可能成为格言、警句,却不具有诗的语言生动和形象的生命,无法像诗有效地触击人的心灵。
毛小兵的诗歌语言,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就是坚守我们正在失去的优良传统和历史文化背景,满足人们渴望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艺术欣赏需求。正如看似简洁平直的线条,却勾勒出一幅复杂而蕴涵深意的图画场景。他擅长运用朴素散淡的语言结构制造情节,通过诗艺布局来凝聚一个诗歌道场,戏剧化渗透读者心灵。毛小兵的《千年前的布拖》:“大地一次阵痛/亮出你的胸怀/宽敞无比/英雄支格阿鲁指间的神矢/开始踩上松树砍头不再发的格言”。每一字一句都在制造豪迈与疼痛的情节,没有独立成诗,直到全诗布局完毕,呈现一片郁郁葱葱的诗意画面,弱水无痕般涌进你的心里。他的诗不仅单首如此,整部《火把节的火把》都有这样的审美旨趣。
当感性冲破理性之门,展现给人们的一定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欣赏毛小兵的诗歌有这种感觉。艺术需要柔性的细线条,更需要野蛮的粗线条。毛小兵这首《似长矛利剑的角峰刃脊》:“把所有的爱与恨/指向天宇/是为了捍卫/脚下的尊严”。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展示诗语言的野蛮,一碰触,心灵马上被切割的感觉。这是毛小兵的一首短诗,根据诗人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诗人呈现对那些所谓掌管“天机”运用大棒政策的强权和无视尊严的公子哥们一种对抗式的反击。思想一旦扎上了翅膀,你便飞离了你所处的世界。从毛小兵的近年之作《温泉瀑布即景》:“雨/天空的门帘//瀑布/大山的门帘//您/我温暖中/心的门帘”。可以感受到,诗人毛小兵不仅展示着自由狂野的诗意翅膀,对抗着强大的体制进步逆流和人为精神、良知、道德的沦陷;而且也非常细腻入微,有着洞察秋毫的一双“火眼金睛”。
当你开始了寻找,或许你丢失了最初的目标,然而,你一定会找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以文献纪录片《火舞者》和写歌作曲起步的毛小兵,以诗歌收获文学盛宴。现在,重新又以诗歌创作尝试着彝族火把文化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对于诗人毛小兵是一种文学事业上的冒险。初读毛小兵的作品从他的《凉山日报》彝族诗人展示专版开始,热爱民族文化的心灵被他的作品燃亮过一次。毛小兵的这部《火把节的火把》如火星闪烁般给了我们一句又一句诗眼的提醒,《名叫普利的灯芯草》:“山寨松脂油灯中的灯芯/准备照亮恋情笔端的/每一夜吟诵”;《当我们的阿普说》“火是阶梯/能把人的灵魂送至美好的天堂”;《致火》:“诺言应似火/诚信应像光/我们便能看见/有火的地方一片红/我们便能看见/无火的地方一地暗”;《火把广场》:“一座城/如果有了眼睛/她便显现红晕/她的脸庞就会生动异常”;《镰纹之寓意22》:“弯了几转的羊角镰纹/意为吉祥/一旦展开/便是雄壮斗牛般的/畅吼锋芒”; 《镰纹之寓意26》:“手中的这束火把/还未到节日来临/就有着温度”……“有一种力量/是专门为/消除离愁/而存在的/他就是/火的力量/火的情怀/火把节样的一呼百应” 《镰纹之寓意24》。从毛小兵诗歌的不同角度考察,毛小兵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独特体验显而易见。诗无论从什么角度切入都不曾脱离本民族,也不曾脱离火把。是的,所有的不可靠、不稳定的“思想荒芜”的痛苦与忧思后面,都有一些如火一般燃着火的明亮的眼睛。只有你消灭了所有的欲望和梦想,或许有一天我们的人类社会不再有“见到受伤的鹰/也会有泪的场景/望着天空的瞬间/不醉不睡了”《见到鹰的一种意象》,这时,你只有“被火照亮和温暖着渴望火以外更广阔的光明”。这种激情这种追索这种疼痛、挣扎和渴求,始终贯穿他诗集的头尾,当然也贯穿着他生命与生活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甚至是全部。因而,他的生命就像火把,火把也昭示了他:“人们都不怕黑夜,只怕黑夜缺失着光亮”。但愿这支生命的火把,通过这些灵魂诗句的燃烧,能把笼罩人们心灵已久的黑夜烧透,烧穿。
伟人、圣徒诞生于荒诞中。诗人毛小兵的这部《火把节的火把》,以格言、传统和现代诗的语言,制造一个个诗意情节,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明显有着许多酸涩的一面。比如语言的冗杂,意象的的不精练,意境的肤浅等等,但这些都不影响,他这把火的点燃,以及这把火将人们心灵中的黑暗焚烧。毕竟这是个思想几乎荒漠化了的时代,这样的时代需要火把,更需要烈火猛烈的燃烧,燃烧,再燃烧。烧掉那些腐朽没落的一切,把黑夜撕开一个大大的口子,让火把与光明直接接轨。这正好应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千古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绝唱。诗人毛小兵有“毛火把”的美誉,并竭尽全力点燃这一把火把的初衷与用意,大抵也如是。而火的真正生命、价值、意义和诗人心甘情愿成为火把的根由,也就暖如火塘,明似火焰,在我们的眼前,抑或在我们的心中璀璨起来了。
当然,对于毛小兵这样深谙民族历史文化的诗人来说,传承是没有问题,相反,在创作中应多加留心的是如何进一步精炼、准确、完美的驾驭和表现的问题。诗作为语言的最高艺术,光有激情、真情和热情是不够的,诗人应该永远铭记创作不仅是一种向上与向善的追求,而且始终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情感探险者意境的创造。在这一点上,不管诗人追求什么表现形式,都应该突出诗歌图画美,而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练字意识。
诗作为一门艺术,让人看到的不仅是诗的语言,更看到的是诗背后的色彩、声音和灵魂,那种能点燃人们心灵中黑暗的色彩、声音和灵魂。诗歌艺术中,诗人以善为眼、以真为骨、以美为血肉和皮囊,通过诗的语言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彰显诗歌艺术的生命力。以上是我对诗人毛小兵作品的粗浅看法,并不一定切中他诗的所有优劣,但“窥一孔而知全豹”,从上述的这些中,感受一下彝族诗人“毛火把”胸怀芬芳悱恻、激情如火如荼,关心民族历史文化、书写当下的艺术情怀,是想必足够凑成一块砖来作为引玉的饵了。
是为序。
序3:
在日都迪散火把场与诸神对话
——读毛小兵诗集《火把节的火把》
□盘予
——读毛小兵诗集《火把节的火把》
□盘予
彝族,是一个诗歌的民族。
这是此次凉山之行,我深入骨髓的领悟。盛夏新年,高原牧场日都迪散燃起祈灵祛瘟的火把,熊熊烈焰激发着彝人心中朝拜的诗情。毛小兵,这个火一样的汉子,把酒言欢间,冷不丁就会朗诵起诗来,沙哑的嗓音增加了诗歌想象的质感。
饿了烧几颗土豆/渴了掬几捧山泉/热了凉风坳/冷了煨火塘
这样平白无华的句子,放入《火把节的火把》中,读来竟然诗意浓浓,对于自己从未经历过的生活,我从这几句诗中描绘着彝族人家瓦板房里的生活传统,“我们的部族是克哲尔比的民族,行吟着史诗勒俄特依前行”。
火,是毛小兵最不惜笔墨重点诗写的一个意象,如一根火线贯穿整本诗集。火,是部族崇信膜拜的神灵,“彝族阿普说/火是阶梯/能把心灵送至灵魂的天堂”,火塘——火把——火葬,始终贯穿彝人的整个生命,这就不难理解毛小兵的“火热”之举了。
我在长江上游金沙江/用火的祭词滔滔不绝吟诵/我在拂手螺髻山上的每一片祥云镰纹/请来毕摩施法承世的平安经文默默祷告(《夏天在日都迪散的火把场上乘凉》)
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场上,彝族人打着黄腊伞,唱着朵洛嗬,“披着镰纹的太阳神鸟/向着天空尊崇倾述”,火把节除了祭祀,彰显人们战天斗地、祛瘟除魔、祈福纳祥原始宗教性的神灵情感外,也体现了千百年来彝族人在南方的灵秀中,繁衍生息、顶礼膜拜。
除了上述表述,毛小兵在《火把节的解释》这首诗中,对火把节赋予了更为精髓的定义:
“火把节还是南方的古老部族/更为凝聚更为进取的/一种精彩纷呈/传统竞技体育精神”。
在火把节的发源地——洛乌乡,我就有幸参与了原生态的火把节,斗牛、赛马、摔跤,这些看似原始的竞技项目,骨子里却给人一种民族精神不死、民族图腾生生不息的骄傲。
无疑,站在日都迪散的毛小兵,想与之对话的除了火神,还有山神和树神。从天天桑拿的广州来到日史基普,顿生清凉,大自然慷慨地赠我清风明月,高原牧场散发着夏季的草香,云雾缭绕的螺髻山,青黛略施,妩媚婉约,“扬起擒克的风/溅满雪白的吾土神签/请来山神树神火神/共享祥和中的和睦”。
神山圣水滋养着精神饱满的民族,这是诸神光临栖居之所,诗意的云雾、诗意的牧场、诗意的耕田劳作。吃着坨坨肉、荞粑,喝着苦荞茶,我让自己找了一个舒适的姿势,陷入这场螺髻山下诗意的对话中,且看毛小兵是如何把山神和树神呈现出来的吧!
只有在螺髻山/才能看到/索玛树/生长在第四纪/古冰川刻槽石上/和冰川漂砾石上的风景……//索玛神枝开始渗涌/汩汩清泉/滋润远古迁徙(《石头有根》)
距今至少100多万年的第四纪古冰川,听上去亘古辽窎,地球气候冷暖交替,岁时迁移嬗变,生长在刻槽石上的索玛树汲取天地之精华,盛开着人间奇景。毛小兵选择用平直的语言娓娓叙述,清爽的诗意汩汩渗涌;在这样震撼的风景面前,华丽的词藻反而显得矫情多余。
寄身这一片山水间,毛小兵始终骄傲地举着火把节的火把高歌、传唱,与诸神对话,他说:“忘记母语,忘记祖先是一种耻辱,谁放弃了祖先的母体文化就是唾弃自己”。
(盘予,系广东省广州市知名女诗人、诗歌评论者、媒体人)
序4:
文友眼中的毛小兵
有人说,彝族火把节的火焰是彝人流淌在体外的另一种滚烫的血液。这血液就是灵动的生命,是生命就有火焰燃烧,是生命就会有火光在暗夜里熊熊照亮一颗颗真实的灵魂。他的诗歌,就像彝家火把节里的火把,激情地燃,阳刚地燃,血性地燃,从而使他笔下神性的山脉旷野有了一股股热流在不停涌动。他的精神饱满和思维活跃,决定性地让他的诗写也充满了激情和灵血,张扬了他想象力中每一只鹰的自由之翼。阅读了他的诗歌才真正懂得什么才是“燃烧”,什么才是“澎湃”!他被外地人美誉地称为“毛火把”,他对故土的热情与热爱与眷念,他对火把节的热衷于融入,其实也是在抒写一种生命在不停燃烧的脚步所渗透出的点点滴滴难言的伤怀,他的诗句隐隐蕴藏着彝之大地每一颗灵魂所留下的一种灵明的深深烙印,以及彝人心灵说不出的泪或止不住血的痛和抹不去的伤!他在诗写过程中,力求找到喧嚣世界里被置弃和践踏着的美丽。
——凉山彝族诗人、评论家 丁长河
毛小兵的诗,关于火把的题材很多,他的关于火把的诗,具有火的温度,火的色彩,火的柔姿,火的激情,火的烈性,火的无畏,火的奉献。这种思想和精神,彰显出了诗歌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毛小兵这把源自于彝人魂灵深处的思想和精神之火,属于彝人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云南彝族军旅诗人 赵振王
在那一把一把的熊熊火把下,我看见毛小兵那坚毅的眼神,以及他对民族精神家园的坚守和捍卫,而这坚守和捍卫却是最孤独和最寂寞的。当然,小兵的这守望,绝对是勇敢的守望。因为他守望了彝民族操守,即自由和高贵的灵魂。他使今天浮躁灵魂得以救赎,使今天卑贱的生命得以诗意的终极关怀!事实上,财富和金钱是不能解决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全部问题的。在这个世上,惟有民族精神的诗意比财富和金钱更弥足珍贵。也惟有民族精神的诗意,才能够拯救我们至今仍在挣扎着的灵魂,舒缓我们正被生活高压和扭曲的人性和情感。然而,值得欣喜的是,在小兵以及像小兵一样秉承民族地域诗性写作的文本中,我找到了喧嚣世界中被置弃和践踏着的美丽!
——贵州青年评论家 孙守红
毛小兵的诗歌具有鲜明的彝族文化元素和浓厚的彝族文化特色,体现出了地域、时代和民族的文化、思想和精神。他的诗歌主要的特点是众多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交相辉映,使文本变得更加厚重。从他的诗歌文本的叙事和抒情风格来看,都是以自然、流畅、优美、真诚和动人的诗语,表达着诗人对故乡的真情、浓意和深爱。从中还可以看出诗人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相当的熟悉和对本民族文化执著的热爱。我始终相信诗人的心灵与深邃的星空一样宽阔,诗人的情感与燃烧的火把一样真挚,诗人的想象与迷丽的彩虹一样丰富!
——凉山彝族诗人 黑惹子喊
十年前认识的普格诗人毛小兵,人到中年,明显发胖了,但是感觉到他成熟了许多,在会场上激情地朗诵了他的火把诗歌,获得现场热烈的掌声。
——凉山藏族女诗人 白玛曲真
读毛小兵的诗歌是在不断证明和发现的过程,其艺术风采独特,质感凝练。犹如在高空打开一扇窗,看精灵在黑夜中飞舞。随着诗歌穿越高山峡谷,亲临一个彝人的世界。一个时代的爱与痛,在心灵和宗教的仪式面前,变得扑朔迷离,仿佛从黑夜中一点点采集来的光,汇聚成火把节的火,其所代表的精神与心灵,已成为民族记忆的符号,从而无法抹杀。
——云南彝族女诗人 段海珍
诗人毛小兵点燃了大凉山第一把诗歌的火把,其熊熊燃烧的诗焰在天空中奔窜,其滚滚烫烫的诗雨落满了日史普基的天空,而我深知这位热情似火的彝家汉子,每夜都手持九十九支火把守望星空,守望着他脚下这片苍凉粗犷的大地。是的,读他的诗歌让我仿佛回到了先祖们跋山涉水远迁而来的身影,让我仿佛经历了先祖们遇到任何天灾人祸时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
——乐山彝族诗人、《此岸》主编 阿索拉毅
【毛小兵】
火把节里的火把其实是只斗牛/他在日史普基的山脉间寻找对手/只有翻越那片山脉和松林/你才能看见天边压空而来的大鸟/那些远古的风吹响你的骨头/我们要必须听听你那蛮野的风声/火苗一样的激越/狼吼一样的粗野
——凉山彝族青年诗人 麦吉作体
【致毛小兵】
火把节的火把不是火把/却点燃我心中的火把/我想藏一段心事也就藏不住/只好听着你的火魂在寻找火体拉巴
——凉山彝族青年打工诗人 阿优
热爱着诗歌,热爱着挖掘、整理和传承族群文化为己任的毛小兵,他早已是个光芒闪耀的符号,当他站在大凉山之巅手中挥舞着彝人血脉里千万年来从不飘零消失过的火把之旗的时候;当他把一座座万里群山作为基石踩踏在脚下鼓劲呐喊的时候,我相信他不是为了把自己有形的身躯抬高到可以与神灵交头接耳的彩云之上,而是为了更好地看清四面八方一座座飘过漫漫历史长河而依然闪烁着族群文化光芒的青山绿水;是为了更好地俯瞰当下时代语境之下负重前行的人们精神变化的世态万象。我始终深信他骨子里沸腾的是纯净的高风亮节;他笔下闪烁的诗意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梦想和希望,而这一切都被他那鹰灵神语般的祝福化作温暖的阳光铺满整个大地。
——乐山彝族诗人 鲁子元布
后记:
五行诗观
土:要将中华十大民俗文化之一的火把节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就得感激我们脚下家乡这片深情的土地。因为依据专家学者对普格日都迪散——中国彝族第一火把场及发祥地的不懈考证和1984年7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普格西洛拍摄的《火把节》,被译成英、日、俄、法、西班牙五国语言发行到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事例,以及中外游客赋予火把节的“东方狂欢节、情人节”、“眼睛的节日”、“火的民族·火的盛典”等雅称,都为继承、发扬、传播彝族火把节文化,打造这一民族母体文化注入了古老、神秘文化内涵。所以,在山水间,云端之上,大山深处的彝家村寨,饿了烧几颗山芋蛋,渴了掬几捧山泉水,热了去趟凉风坳,冷了煨在火塘边。或许,这就像诗歌,这就是诗歌,诗歌需要的是真实与自然,诗歌是天空与大地的精灵。这很像火把节节日中的神灵祭祀、传统竟技、篙枝火把、黄腊伞、原始宗教的火镰纹饰、神灵图案以及一些古朴神秘仪式的原生态元素符号。
木:真正的诗人的足迹在民间、在民间的原野上,就像那些叫不出名的野花,任随采撷与编织成美丽的花环。有时,被刺刺伤、还能采摘到一些又酸又甜的野果,与人分享。有时,还能捡拾一些原野山珍野菌在溶有土木火金水的五行三锅庄石中烹制成美味佳肴,与大自然亲近予以飨客。
火:用螺髻山一样的隽仁,温泉瀑布一样的灵智,火把节一样的激情,为本民族、本地域世居的大西南崇山峻岭思索,燃烧并讴歌,是对精光灵气神灵情感,灿烂恢宏年节历法,迁徙历史文化吮吸和人生向往释怀尊崇中的精美绝仑及精彩纷呈本地域性浓烈火把文化给力正能量燃情。所以,感谢热爱火把节文化,热爱这片深情地域的人们和官方《锦绣凉山》给了我“毛火把”这个称谓,借以在这纷繁复杂,社会转型,意识形态经历嬗变阵痛;古老文明文化正在面临应健康有序逐步合理性保护开发传承利用的际遇;尊崇性挖掘、整理、编创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生态旅游迫在眉睫;人们都在这一相融多元文化的时代中,欲去固守一份独异的精神家园情结中去燃情。
金:挣了一辈子的钞票,挣少了苦,挣再多也花得完;拼了一辈子的位子,不为民、回家卖红薯时还遭白眼;所以常想:固守精神家园、试着创作,哪怕人走这笔财富丢都丢不了。为此常给自己定性定位:我是文字匠。因为在写诗路上,诗是诗也是歌,无言的歌。而歌不一定是诗。所以在写诗路上,无论可用来朗读吟诵传唱的诗歌,还是用来体验感悟玩味的诗歌,都是歌的行者、歌的意象、歌的眼睛,只是把她变成歌词时得须做到:易传、易唱、易记罢了,若渲染上更具有本民族、本地域、本土化的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衬词、衬音、衬腔反复行吟,演绎旋律我们这民族的民歌会更有突破性。而带诗意的长篇小说创作更是我们这群共体、共识共同的历史文化及现实意义深层次作品思考再创作方向。
水:因为诗人、画家、书法家、摄影家的灵性中穿透赋予的个性与共性,所以有时小小的一意象,只要捕捉到位,找到切入切合点,最有可能变成上乘之作。正如:被真爱着是幸福的,真诚的爱着是实在的。把火把点向日都迪散是幸福的,把日都迪散的火把传向四面八方是实在的。因为幸福需要的是真实的等待,因为未来梦想需要的是真情的期待。
每每又到火把点燃时:
共同用这把千百年来一直在燃烧的火把节的火把,映红这束绽放在神州大地大西南的母体之文化民俗文化之花。用魂灵啄拾毕摩法帽边、擒克扬起赋予神灵祭祀的先民迁徙中遗失的,精光灵气残缺的古老经文和歌谣,实为幸事。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