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彝诗馆(诗歌) > 诗歌评论

高于生活的吟唱——读俄狄小丰诗文集《火塘边挤满众神的影子》里的诗歌

作者:沙辉 发布时间:2015-03-31 原出处:彝诗馆 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距收到俄狄小丰的诗文(小说)集《火塘边挤满众神的影子》已近一年了,一致想写一点读后感,却一致没有。这不仅是因为时间的蹉跎,和与所需要阅读所要做的事总是繁杂有关,也与俄狄小丰诗作对我来说阅读起来不是那么“一目了然”而值得细细品味有关。
 
  对我而言,俄狄小丰的诗歌具有某种“复杂”性或者说是混合性特质,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叙述性,更是抒情的;不仅具有时代性特征,透过字里行间,更能使人体悟到他浓浓的民族情怀;不仅有着对城市生活并非毫无保留地融入的思想表达,更是对族群传统文化和美德修养的深情回顾、真心热爱和眷恋。俄狄小丰的诗,不是那种一下子就很“抓”人的类型,它是属于那种只要你一当潜心地阅读进去就能被深深感染和吸引而让人爱不释手那一类型,因而它具备了一种不类同于普通诗歌的“傲然”风姿。俄狄小丰的诗是充满激情的,这点很明显;不明显的是,他还总是在一种激情包裹之下的文字里不显山不露水地显示出他的某种“高”,这个“高”就包括他的作品总是在貌似叙述的语言中奇妙地传达出了自己的抒情,展现出他的诗歌作品的高拔和高远的精神气质。这样的诗歌风格特征,使我们能够一看就能辨识出它的作者,具有很显然的自我特征。而一个成熟和成功的写作者,都应该具有着自己某种有别于别人的风格特征。
 
  文学是生活中浓缩出来的人之情感精华,艺术是人性的枝桠上开出的最美花朵。俄狄小丰无疑是一个激情型的作家,只要稍稍留意他的创作的人,都应该知道他现在是诗歌小说一两手抓,并且两手都抓得硬。他的诗歌,苍茫、沧桑、辽远、旷达、空阔而又紧贴现实的胸膛,我阅读他的作品,时时给我一种他是爱极而泣的强烈感觉。他的作品,不是那种先苦苦酝酿好了作者自我的某种要抒发的“情”以后,再搜肠刮肚寻找出一些相应的“华丽”辞藻使之成“形”的类型。他忠实于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忠实于自我的真实内心感受。他的作品,是“高于生活的吟唱”。
 
  “诗人的天职是还乡。”我们彝族,是一个千百年来一致生活在高山上的民族,在解放以来的新时期,山上的彝人来到灯火阑珊处的城市,融入拥挤的人群熙攘的城市,他们的情感世界必然经历一个斗争的、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自我撕裂的过程,他们站在曾经与现在的转折点上,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连接处,处于传统与现代两相撕裂甚至“角斗”的尴尬境地,面对于此,他们不得不进行一些思考,并发出自己的真实心声。纵观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彝族现代诗歌和现代彝族诗人们,莫不是在这样一条路上“前仆后继”、摸爬滚打,构建着自己在特殊历史时期的诗歌文化。一步跨千年之后,彝人更需要以审视的眼光在心理上来一次大调整大跳跃,所以,就像现在的全中国的情形,彝族人需要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姿态进行自我文化经济的建设,而更为迫切的,我觉得还是“精神家园”的构筑。诗人是天生的精神家园构筑者,他们最热衷于精神家园的构筑。俄狄小丰,作为一个敏感敏锐的诗写者,他不会也不能例外,他乐于做一个为构筑精神家园而挑梁递瓦的人。结合他目前正式出版的两部作品名称(《城市布谷鸟》和《火塘边挤满众神的影子》),明眼人能够轻易感知到他的如此精神世界。——城市,是现代化的象征,而布谷鸟,是乡村的一种象征性意象,这说明了什么?或者说,作者这是在说明什么暗示什么,这可以反映出作者怎样的精神世界?又,火塘是彝人世界的重要生活需要,它象征着温暖,象征着族群的繁衍生息,而众神,是什么样的神?“众神”能够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等等,莫不是俄狄小丰在处于如上所说精神世界抛给我们的问号。
 
  让我们来通过《火塘边挤满众神的影子》和《祖灵面前》两首并不短的诗歌,来充分领悟俄狄小丰的激情,和他对生活和族群的思考及吟唱:
 
 
火塘边挤满众神的影子
 
流动的高原在冬天无影无踪
只留下一条轮廓线在天上
上面行走着一群白色的栅栏
这是我们遥远的山寨
 
黑色的百褶披毡
披在牧人身上
变成秋耕后的土地
一场雪过后
总有羞答答的姑娘出嫁
送亲的队伍
踩出通往春天的土路
而我们的五彩腰带
把冬天捆绑在山上
就像拴住心底的影子
 
整个冬天
我们忘记山上的湖泊
一碗亮亮的酒
让我们想起谁的双眼
大雪封山的日子
我们无话不谈
 
山上的冬天
孩子们丰收神话故事
火塘边总是挤满众神的影子
一天下来
孩子们便无法入睡
都变成了星星
在夜里闪烁
穿披毡的天神
就坐在山顶上牧放他们
 
这便是我们遥远的山寨
过冬的故乡
积雪下面
一条条通往春天的土路
正在召唤我们在远方迷茫的进步
 
祖灵面前
 
记住了你的发髻只许神灵抚摸
记住了你的信仰永不泄露
那是因为你的降生密不透风
只有森林如此深厚
记住了万物有灵
记住了我们都是有约而生
 
一副木架
曾把多少星座占为己有
你傲然上坐
闭目千古
祖 唯一不欺骗你的是日月星辰
多少毒誓正在成为美妙的戏言
你是否还要千万次重复的巫唱
我 也是你们约定而生的孩子
却轻轻一笔拆散了你们的戒备
我多想举起皮鼓
叩问你们是否后悔莫及
但我已不再吐辞如流
祖 多年以后
后悔莫及的也许不是你
那酒后悲唱的子孙
时常从头相识
昨天 神人支格阿尔站在你的肩上
英雄髻闪烁着阳光的预言
而今 我能告诉你什么
年老的毕摩站在风中
召唤那些流浪的魂灵
却已枉然
一地雪白的鹰羽
在你们曾经路过的地方变成冬天的童话
那是我们应召的未来么
 
……(此处省略后两节)
 
 
  俄狄小丰的诗歌有着“叙事”的味道,而实质和重点却又不在于叙事,是在于抒情。在《火塘边挤满众神的影子》里,如“黑色的百褶披毡/披在牧人身上/变成秋耕后的土地”,是很形象的奇妙想象;“一场雪过后/总有羞答答的姑娘出嫁/送亲的队伍/踩出通往春天的土路”很唯美的描写,写出了山里彝人那种苍凉悲壮的生活;而“一碗亮亮的酒/让我们想起谁的双眼”,唯美中略带沧桑的况味,充满诗意,让人产生无尽联想,是谁也想不到的句子。在《族灵面前》中,“只有森林如此深厚/记住了万物有灵/记住了我们都是有约而生”之类的句子,借助于与神灵对话的形态,思考的触须直指宇宙的无尽深处。俄狄小丰的诗歌是激情满怀的,是饱蘸着一种浓浓的民族情怀的,是源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吟唱。从这一角度和他的创作成果而言,俄狄小丰足够冠以“民族诗人”这样一个称号。而如果要问俄狄小丰诗歌写作的上升空间在哪里,那么我觉得他的诗歌语言上还可以寻求进一步的提升,在精练和经典化上付出力气。
 
  如果撇开俄狄小丰诗歌的其它特点而进一步讨论他种植于骨子里的民族情怀,那么我觉得,小丰就像一个悲情的毕摩或者苏尼,正自我一人站在一块旷远的高地,抚古吟今,满眼泪痕;他面对苍生,在他的左面是曾经书写了辉煌而如今渐行渐远的“祖先时代”,在他的右手面,是正自越来越近有待于去“填补”和书写的“白纸一张”的未来;他的精神,在某种神明的冥冥指引下,自我跋涉地来到“此处”,是他作为一个觉醒的、有良知的诗人和知识分子的“脱颖而出”,更是作为一个生在现代社会的“幸福而忧伤”的民族诗人的精神炼狱。从某一层角度来说,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无处可逃的、“幸福而忧伤”的精神炼狱时代。在所有身处激荡的、大变迁时代的人,都至少面临着这样三条路的抉择:一是丢弃传统然后“无知而快乐”地活着并被洪流所淹没;二是古板地、顽固地守着历史和传统,成为腐化的被时代唾弃的“形孤影单”者;三是机敏而“正确”地成为左手牵传统、右手揽现代地走向未来的俊杰。而真诗人是时代的精神先锋,必然前瞻而“我以我血荐轩辕”。
 
  由此,俄狄小丰通过自我在生活中的思考,通过自己的诗歌语言,给我们成功塑立了一个“高于生活的吟唱”的现代彝家汉子的形象!
 
  (2014.9.1.凌晨2点写毕)HE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E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本文原载《彝族文学报》2015年第3期 第二版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所属专题:

彝族作家沙辉专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