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彝诗馆(诗歌) > 名家名作

以伙以布:像爱母亲一样爱母语的人

作者:吉连成拉 发布时间:2016-01-27 原出处:吉连成拉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文/吉连成拉
 
  彝文是我们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祖先、历史留个我们每一个人的珍贵遗产,是彝族文化积累之后注入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信息。彝文历史悠久,语言丰富,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是植根于地域文化土壤之上的绚丽夺目的花朵,是彝族人灵魂的核心,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所有的彝族人去呵护她!
 
  很庆幸,我生在农村;很庆幸,我学过母语;很庆幸,我认识了精通母语的朋友,以伙以布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母语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我说:他像爱母亲一样爱着母语。他一直坚持母语写作,只要有时间,找朋友聊彝语,找老师谈彝学,还坚持给上小学的儿子上彝语课,不管有多晚,不管有多累。我记得,2014年给他寄过彝文书籍。不是我们感情有多深,不是我有很多钱买书,是被他爱母语的精神所感动。我们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抢救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心甘情愿的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很欣赏他的母语诗歌,不是他的辞藻多么的华丽,也不是他多么的有名。一是欣赏他的语言感人,欣赏真情实感的流露;二是欣赏他坚持母语写作,加强母语学习,对母语书籍“爱书如命”的精神;三是敬佩他在重要场合坚持穿民族服饰。
 
  他在作品《口弦》中写到:口弦/是谁遗失在山岗?/还是谁丢弃在荒野?/从此,母亲藏住了忧伤/牧人咽下了爱情/只因知心的话语无从倾吐......这是对口弦慢慢消逝于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留念、惋惜和渴望“口弦声”能早日回到我们身边的迫切期待。
 
  口弦是彝族先民的文化遗存,堪称音乐的活化石。曾几何时,彝族的年轻姑娘几乎人人都会弹奏口弦。在彝族长诗《阿诗玛》中说,人们“爱它和宝贝一样”。它深深的融入彝族人民的生活中,在漫长的岁月里,默默地伴随着彝族人民,诉说着他们内心的苦与乐。而如今呢?
 
  在《归来吧,牧童》中他写到:牧童/你去了何方/夜晚,母亲喊着你的乳名惊醒/思恋就像山涧清泉流不尽 ......从你离去后/羊群在山间嗅着你的脚印不可归来.....那是多么痛的呐喊啊!随着打工潮流的袭击,牛羊成群的山岗不在有牧童的身影,撒满欢声笑语的故乡,留下大山的寂静、村庄的荒凉、父母的望眼欲穿......写出了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留念和对故乡重返热闹场景的畅想和期盼。
 
  在《母亲的爱》中写到:母亲缝制的冬衣/是妞妞奋斗的动力/母亲的白发苍苍/是妞妞心中的花朵/妞妞日渐成熟/却换来母亲日渐苍老......在儿女心中,母亲永远是美丽的,慈祥的。这是对母亲大爱无私的歌颂,同时,也是一种母亲任劳任怨拉扯自长大成人,自己却无能为力去报答的无奈和自责。表现出此时“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愧疚。
 
  在《美酒》中写到:清冽的美酒/甘甜的美酒/聚散的渊源/罪恶的源头。生活中有“无酒不宴”之说,彝族民间矛盾纠纷时也有“宁可一斤酒,否则头可掉”的说法。可见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过因为“酒”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甚至丧命黄泉也时有发生。他在诗中以酒的正反两面对现实进行解剖,是对生命的爱惜和对族人的规劝。俗话说:酒,少喝是药,多喝是毒。
 
  最后,我希望以伙以布一如既往地坚持母语创造,影响过多的人,也期待更多像他一样爱自己民族的人出现,一起并肩作战,拯救我们的文字。世人皆知。我们已经到了母语濒危的时代,我们要像抢救濒危动物一样,抢救濒危的彝族语言文字(尽管母语比动物重要几千几万倍,我也只能这样形容了)。世界上已经消失的语言有10余种,如果不加保护,不重传承,下一种悄然消失的语言就是彝语了,这不只是每个彝语老师的悲哀,不只是每个彝语学者的悲哀,而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