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彝诗馆(诗歌) > 彝诗动态

用母语表达的诗歌 听不懂的语言也让人流泪

作者:吴梦琳 发布时间:2016-11-06 原出处:四川日报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月29日晚,四川省图书馆,一场“世界少数族裔诗会”正在举行。这场诗歌朗诵会,吸引了国内彝族、藏族、苗族、羌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诗人、作家、高校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美国、韩国、越南等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学者、作家等共同参与。诗人们都用自己的母语进行表达,以诗歌的形式进行碰撞和交流,让一些听不懂语言的观众也流下眼泪。“我们选择用自己的母语进行表达,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语言的诗歌,但诗歌也可以跨越语言障碍。”诗会主策划人和发起人之一、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彝族诗人阿库乌雾说。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让世界少数民族集体发声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世界少数族裔诗会”,是当天在成都举行的“世界少数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的系列活动之一,由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联合举办。
    作为活动主要发起人之一,阿库乌雾拥有很多身份:高校学者、彝族诗人、旅美作家。他是凉山州冕宁县人,一直坚持和推广用母语写作和表达,用彝语写下了很多诗作。
    据他介绍,这场诗会,早在3年前他就在酝酿,现在才终于实现。这得益于一位普通话说得十分顺溜的汉学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东亚系主任马克·本德尔。
    对于国内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学者来说,马克·本德尔的名字并不陌生,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尤其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他曾在中国呆了7年,进行了大量田野调查,回到美国后,多次将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诗歌以及当代少数民族所写的诗歌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国出版。
    15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他结识了阿库乌雾,两人开始文化方面的合作。马克·本德尔将阿库乌雾的很多彝语作品翻译成英语,阿库乌雾也通过马克·本德尔,到美国了解和研究那里的印第安人文化。随后,他又到澳大利亚等地,研究当地的原住民文化,并用诗歌的方式,将这些正在受到现代化冲击的国外少数民族文化记录下来。“这些民族都拥有自己的独特的传统文化。”阿库乌雾说。
    诗会另一个主策划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梁昭坦言,少数民族文化,相对比较边缘,其传承在当代社会中受到一定威胁。“从文化发展权利上说,这些母语文化应该得到重视;从知识和审美上来说,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全人类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人类的生存多样性,展现了人类的文化可能性,还有人类知识和审美的丰富性。”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听不懂的语言也让人流泪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诗会现场,除了有诗歌朗诵,还有乐器演奏,并邀请了一些少数民族民间歌者,来歌唱他们的传统母语歌曲。
    “诗和歌,很多时候,原本也是一起的。”阿库乌雾说,不只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国外也是一样,诗歌都是一种传统和原始的表达方式,承启着民族教化、智慧普及、传统延续等功能。
    诗会上,来自国内外的诗人和歌者们,大部分都用自己的母语进行着表达。这些诗歌,有的书写故土乡愁,有的书写民族文化,还有的抒发个人的所思所想、爱恨情仇。
    阿坝州汶川县文联主席、羌族诗人羊子,朗诵了他的一首《入海岷江》。羌族生活在岷江河畔,这里孕育出独特的羌族文化。“根深蒂固的真实流”“不被遮盖深埋的种族流”“不受水库沟渠诱惑挽留的大气流”,在这首诗歌中,羊子这样抒写岷江流,也书写出羌族文化的古老和韧劲。而一位同样来自汶川的羌族小女孩,则以歌唱的方式,用活泼的语调,唱出羌族的勤劳善良、热情好客。
    在诗会后半段,阿库乌雾带领数十位学生共同朗诵的《为支格阿鲁招魂》,引发高潮。这是阿库乌雾代表作品之一。支格阿鲁是彝族人的民族英雄,通过“为支格阿鲁招魂”的方式,呼唤勇敢、美好的民族精神文化的回归。他们穿着彝族传统服饰,用模仿彝族传统祭祀的声音,满含深情地呼唤着这位民族英雄的名字。尽管是彝语的表达,现场很多观众并不能听懂,但却被深深感动,甚至流下眼泪。他们中,有几位来自美国的学者,他们不仅不懂彝语,连中文都几乎听不懂,但被这首诗歌深深打动。
    “诗歌的力量不只在内容,还有朗诵诗歌的语气、动作和表情。”马克·本德尔认为,很多民族文化都有共通之处,包括对美好、对幸福的追求,还有对自然生态的崇拜,这些在现在,依然值得被重提和追求。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少数民族文化应“走出去”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于几位发起人和策划人来说,这次“世界少数族裔诗会”,也是他们期望本土少数民族文化能够与国际连接的一个重要活动。“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口头表达和口头表演是他们重要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特别邀请了具有本土民族身份的诗人、艺人,还有一些普通民众,来展现他们的文学生活。”梁昭说,这对学术研讨是一个补充,也让少数民族母语文化借助诗会这个平台与世界交流。
    作为一名高校从事少数民族文化和国内外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阿库乌雾则对国际交流有更深的体会。他表示,现在很多少数民族诗人、作家比较缺乏国际视野,一方面多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四川少数民族文化也应该更多地“走出去”,被国际所知晓。
    马克·本德尔说,作为一名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学者,过去对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陌生的,当他来到中国后,才发现原来中国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少数民族,有这么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一点在美国也越来越被认知到。”马克·本德尔说,他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开设的“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国传统口头文学”等课程,开始有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这个时代,我们要打开耳朵,倾听很多种不同的声音。”“我们希望通过诗会,让大家感受中国多民族艺术的丰富性和独立性。”阿库乌雾说。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缘 起
  请把母语作为可变的容器,
  在其中我们盛入世界,盛入自己;
  请用诗歌来赞美友谊,
  跨越时空,我们的语言如同交汇的星光一样闪烁不已。
  一同歌唱,听啊,那些灵魂
  那些声音,越过了彼此,越过了风,
  像真实的爱一样,永恒地上升。
  
母语与诗歌:世界少数族裔诗会
Mother Tongue and World:
Poetry, Music and Performance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时 间
2016年10月29日18:50—20:50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地 点
四川省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入口:四川省图书馆东门,人民中路一段,四川省图书馆和四川科技馆之间)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主 题
来自中国彝族、藏族、羌族、苗族、纳西族、壮族、汉族的诗人和歌手,与来自美国、印度、越南、日本、韩国等地的诗人、学者一起朗诵和歌唱。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诗 乐(部分)
彝族史诗《天地演变史》
朗诵者: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学生(彝族)
《瓦萨之书——复活一个太阳》
朗诵者:拉玛伊佐(彝族)
《为支格阿龙招魂》
朗诵者:阿库乌雾(彝族)
《思念不过是一次飘过麦田的风浪》
表演者:贾巴阿叁(彝族)
《飞越太平洋》
朗诵者:何小竹(苗族)
《如何从虚空里取出一把刀》
朗诵者:蒋蓝(汉族)
《在2008年岁末听一首古典情歌》
朗诵者:谭五昌(汉族)
《隐形巨斧略过乡愁》
朗诵者:白朗(纳西族)
《入海岷江》
朗诵者:羊子(羌族)
《青春的瀑布》
朗诵者:尼珍(藏族)
《道德经》
朗诵者:四川大学研究生(各族)
《玛依拉变奏曲》
表演者:赵爽(汉族)
(更多精彩诗歌和音乐节目请到现场观赏。)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主 办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
四川省图书馆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承 办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
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
四川大学城市人类学学社
艺城志
林下生活美学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嘉 宾(部分)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研究方向:美国印第安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表演诗学、生态文学、比较文学。曾与中国比较文学著名学者孙景尧教授合编中国比较文学刊物《文贝》(1983-87);主编《哥伦比亚中国民间文学和大众文学选集》(合编,2011)、《苗族口传史诗》(合编,2012)、《虎迹》(与阿库乌雾合编,2006)等。著作:《蝴蝶妈妈:中国贵州苗族的创世史诗》(2006)、《中国苏州弹词传统》(2003)等。发表口头传统、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论文约200篇。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乌雾(汉语名:罗庆春)
著名的彝汉双语诗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家,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教授。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诗集和文学评论集20余部。其中,《冬天的河流》(1994年)、《虎迹》(1998年)为彝族当代文学史上最早的彝文现代诗集和现代散文诗集。先后出版汉语诗文集《阿库乌雾诗歌选》(2004年)、《神巫的祝咒》(2009年)、《凯欧蔕神迹——阿库乌雾旅美诗歌选》(2015)、《混血时代》(2015年),以及《灵与灵的对话——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汉语诗论》(2001年)、《双语人生的诗化创造——中国多民族文学理论与实践》(2015年)等理论著作。2006年,他与马克·本德尔在美国出版彝族文学史上第一部彝英对照版诗集Tiger Traces 。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约翰·洛(John Low)
任职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爱文斯顿米切尔印第安博物馆。获芝加哥大学博物馆研究毕业证书及密歇根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在伊利诺斯州的埃文斯顿担任印第安米切尔(Mitchell)博物馆的执行董事,是纽伯里图书馆D'Arcy McNickle美国印第安人和土著研究中心中西部项目印第安人咨询委员会成员。
洛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美国纽瓦克地区印第安人的历史、文学和文化及其本土认同;美洲印第安人的宗教、世界各地的土著独木舟文化;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馆、物质文化、记忆研究;美洲印第安法律和条约权利、原住民的跨文化联系、批判景观研究以及原住民当地的环境观点和实践等方面。洛教授出版过关于波塔瓦托米印第安人和芝加哥市Pokagon 地区的著作。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何小竹
当代著名的苗族诗人、小说家。代表作有诗集《6个动词,或苹果》,小说集《女巫之城》。现居成都。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蒋蓝
当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思想随笔作家、田野考察者。朱自清散文奖、人民文学奖、中国报人散文奖、西部文学奖、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四川文学奖、布老虎散文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东方出版社签约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已出版《豹典》(2016东方出版社)《媚骨之书》(2015东方出版社)、《梼杌之书》(2015东方出版社)、《霜语》(2015北岳文艺出版社)、《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2014云南人民出版社)等文学、文化专著。现任《四川文学》栏目主持人、编辑,攀枝花市文学院副院长,《成都日报》首席记者。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谭五昌
当代著名诗人、评论家。2004年6月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汉语诗歌协会秘书长。目前中国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诗歌评论家。出版《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诗意的放逐与重建——论第三代诗歌》等学术著作及诗歌类编著20余种。近十余年来,先后担任徐志摩诗歌奖、闻一多诗歌奖、海子诗歌奖等重要奖项评委。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匡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文学博士、《德国学术》副主编、修辞练习爱好者。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郎
纳西族,随笔作家,《读城》杂志社副总编。2011年度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2015年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重点项目《我从汉朝来》文本顾问兼策划。已出版《中国人文地脉》(北方卷、南方卷)、《白狼文学作品集》、《月亮是丽江的夜莺》、《吾土丽江》等专著;主编有《锦官城掌故》、《火焰与柔情之地》、《四川纳西族与纳文化研究》、《茫茫归途》等图书。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羊子(汉语名:杨国庆)
羌族作家,汶川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文学创作一级(正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纳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库对外翻译。2010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和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高级研讨班。创作出版2部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静静巍峨》《汶川羌》,散文集《最后一山冰川》,长篇小说《血祭》(合著),编著评论集《从遥远中走来》。《汶川羌》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专题研讨,2010年获第七届茅台文学奖,2014年入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一只凤凰飞起来》获四川省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奖。作词《神奇的九寨》选入九年义务教材《音乐》,获全国优秀歌曲奖、四川省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阿坝州人民政府奖等。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拉玛伊佐
大凉山彝族,彝汉双语诗人,诗歌翻译者,研究者,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4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