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

我的滇北,我的家园! ——刘存荣《红滇北》自序

作者:​刘存荣(彝族) 发布时间:2022-10-03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image.png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下没有彝家人爬不过的山坡,没有彝家人淌不过的河流,没有彝家人咽不下的苦难,没有彝家人糟蹋掉的幸福。”初初懂事的时候,这几句十分通俗在彝家山寨流行的顺口溜,就牢牢印在了我脑海中,伴我走过无数寒冷的冬天,或者,换个角度说,这样朴素的彝人风格,从某种程度上诱导我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63年我出生在楚雄彝山金沙江峡谷永仁县猛虎乡阿里的一个贫困彝族农民家庭,父母及祖辈都是勤劳善良老实巴交的贫民百姓,一代一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靠自己双手耕耘为生,默默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脚下贫瘠广袤的土地。因家境贫寒,父母没进过一天学堂,就过早挑起了生活重担。尽管如此,她们身上却始终有种闪闪发光的东西在无形中启迪和净化着她们自己和后代的心灵,那就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友爱、无私、善良、勤劳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多姿多彩的山山水水孕育了我快乐天真的童心,纯朴灿烂的山风民情陶冶了我宽广的胸怀,父辈纯朴厚道的美德影响着我从小树立了这样一种人生信念:把自己的一生交给这片充满爱的红土地和红土地上古朴多情、善良无私的父老乡亲!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的家族中,我是第一个知识分子,也是第一个走出家门、走出大山的人。这要得益于父母“穷死饿死也要让后代学点文化”的朴素观念。快满10岁的时候,我光着双脚,赤裸着屁股,怀着天真、好奇又渴望的心情,走进了村里唯一一所破破烂烂的学堂……父母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供我念完了小学、中学。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0年中学毕业,我回到家乡和乡亲们一起从事生产劳动。这期间,我当过生产队的记分员,放过牛、放过羊,和乡亲们一起栽秧割谷、犁田打坝、掏粪坑、挑大粪、滚山沟……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的故土上布满了许许多多曲曲折折的山路,山路上布满了许许多多重重叠叠汗渍累累的脚印。在那祖先唱着九十九道坡的山丘上有一堆堆的石土,那是乡民叩问土地的问号,还是为了什么?这些感人的问号让我流泪,于是从1984年开始,我在劳动之余提起笔,开始了文学创作,饱含深情抒写身边父老乡亲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讴歌赞美他们善良质朴的情怀。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4年7月,我的第一篇小说处女作《山村魂》在《边疆文学》上发表,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随后,写出了一大批以乡土题材为主,描写黑土地上普通百姓以及他们勤劳生活和对纯朴人性赞美的作品。这段时间的创作,以散文和诗歌为主。如诗歌《放牛娃》、《故乡的炊烟》、《山中女人》、《母亲》,散文《昨天曾美丽》、《长长悠悠彝乡路》、《女人无价泪满杉》、《野山情》、《野妹子》,这些作品大多以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彝族山区的人物为线索,充分表达了我的思想感情,在《农人》一诗中,我这样刻画不满现实与厄运相抗争的拼搏者形象:“谁说你穷/一个石头三两油/山里有的是石头/以腰为弦/以锄为箭/天方地圆/总想在阳光下拉圆长弓/射落一箭的渴望/双脚踩出千年辛酸/双手撕裂万年疲倦……”这些作品发表后,受到广大读者好评。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来,我到彝族山区工作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又走了彝山许多村村寨寨,和农民百姓一起住过闪片房、土掌房、茅草房,体验过苦荞粑粑、山茅野菜充饥度日的艰难日子,慢慢加深了我对山区农民特别是彝山农民的理解。那风沙、那暴雨,那寒冷孤寂的夜,那呛人的火烟,那难咽的火烧洋芋和野菜团,时时引发我深思,激发我为他们而呼,为他们而泣,如小说《芨芨草》、《小街》、《野山故事》、《老熊箐》、《流泪的红滇北》、《大峡谷》、《阿朵所纪事》、《唢呐,在春风里吹响》、《清明柚花开满坡》、《花落花开》;诗歌《怀念雨季》、《父亲》、《山野的猎人》、《高原女人》;报告文学《爱在黄土高坡》、《绿色丰碑》、《酒歌》、《万丈高楼平地起》、《绿拉乍与冯锡志的生命方程》、《记住臧金贵》,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彝乡山村峡谷中各色人物的生活,且大多赋予浪漫悲壮的传奇色彩,其作品形式以小说、报告文学、诗歌为主,其诗歌,语言朴素,大都直抒胸臆,充分反映了最低层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讴歌他们无私善良的高贵品性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小说、报告文学作品,通过对一系列各色人物栩栩如生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雄浑粗旷的“山地峡谷”风情画卷,展示了正义与邪恶、美与丑殊死捕杀的高亢壮丽场面,集中反映了“山地人物”的苦难与欢乐,追求和期盼,内涵丰富,主题鲜明,读后令人激情难忘。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3年秋天,广西民族出版社为我出版了个人诗集《黑土地·红村歌》;1994年国际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与人合著的散文集《青春梦痕》。2001年4月在《边疆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滇北一掬泪》,和在《中国民族报》上发表的诗歌《高原女人》,获楚雄州第二届“马樱花”文学创作奖,中国文联作家出版社为我出版了小说集《野山》。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蓝,地广,岁月无声。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多年来,我先后在《民族文学》、《农民日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诗歌月刊》、《边疆文学》、《上海文学》、《拉萨河》、《高原》、《个旧文艺》、《攀枝花文艺》、《散文诗》、《彝族文学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件,小说《大峡谷》、《芨芨草》、《老熊箐》、《花落花开》、《野山故事》、《流泪的红滇北》、《红红的野娘坡》,诗歌《农人》、《怀念雨季》、《父亲》、《山野的猎人》、《站在想你的梦中》、《擦亮太阳的人》、《父亲与儿子》,散文《我的彝山彝寨》、《鄂嘉是哀牢山的一只眼睛》、《大地诗情》、《到山里看春天》、《昨天曾美丽》,报告文学《酒歌》、《绿色丰碑》、《绿拉乍与冯锡志的生命方程》、《家园》这些以故土为题材的作品中,我始终不渝坚守着自己对故土忠实的守望,用脚步摩挲着故乡的大地,用心灵感受着故土的一草一木,用歌谣吟唱着故土的养育深情。这就是我写作的根,故乡给了我源源不断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诗意飞翔深情吟唱的写作源泉。2007年出版的散文集《让我悄悄蒙上你的眼睛》是我对自己人生精神历程的一次回顾与展望,是对故乡世界的一次情感聚焦,二者的交叉点就是对故土的依恋与评判。在一切都有可能变化的今天,记忆中故乡也许早就物是人非,但精神世界的故乡依旧那样充满温情,让人眷恋。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水钟情的彝山永仁是金沙江搂抱着的一块热土,亘古不息的江水在物换星移中娓娓述说着这片土地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缠绵厚重记载着人类祖先生生不息的生命符号,留下了边地与中原永恒的文化碰撞痕迹。这里的山挺拔刚毅,这里的水执著深情,这里的天空纯清宽广,这里的人淳厚善良,只能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来诠释。在我的梦想与现实中,这片淳厚的土地始终温顺地沉睡在金沙江温暖的怀抱,渗透着许多哲理与思辩。因此我的笔下,尽管这里的山只生长荞麦和洋芋,却是“高原的精华和灵魂”;这里的小路蜿蜒、悠长“一如梦中缤纷的彩练,酥酥滋润久渴的心田”;这里的风“从故乡身上爬过,吹痛了故乡的云,悄悄驱走寒冬的微笑”;这里的乡愁“源自故里的幽幽旧梦,源自娘亲的殷殷目光”;这里的正月是“一盏世纪的风灯,让山里人躁动的心房不再有无期的伫望,在荒野的每个角落照亮沉睡已久的心房”;这里的山歌是“一棵饱经风霜的苦楝树,不分季节冷暖,枝头上总是结满欢笑和辛酸”;这里的人真切、秀美,刺绣女“个个巧夺天工,赛过天仙,灵巧的手如银蛇飞舞,蛟龙出海,穿梭自如”;这里的女人“是一面旗帜,会哭,会笑,会恨,会爱”;这里的男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黑色眼睛装满一生不变的爱恋和大山一样厚重的向往”……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岁月无声,真情不灭。“生在彝山,是命;生在彝山,是福;生在彝山,无悔。”透过森林和天空,透过河流和村庄,透过“一辆颠颠簸簸摇摇晃晃满载干草从乡村驶过的马车”和村前村后的牛羊,透过让人头皮发麻的骂声和危难时刻不分彼此解囊相助的笑脸,我看到了彝山人真实宽广的心灵世界,看到了一幅真实壮美的人生世态百相画卷。这就是我的写作心态,这就是我的人生心态。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物换星移,岁月悠悠。金沙江滚滚东流,滋润一地儿女情长;哀牢山默默无语,却峥嵘屹立天地间!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几年前,受中宣部等国家部委表彰的扶贫干部臧金贵怀着对永仁这块土地的真挚情怀,千里迢迢带着深圳招商银行干部职工的重托,只身来到永仁开展扶贫工作。一年多时间臧金贵无数次深入直苴村村寨寨家家户户,足迹踏遍永仁的山山水水,潜心帮助村民出主意想办法寻找致富路,和直苴村民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办起了刺绣厂,使颇具直苴彝族特点的服饰刺绣艺术,从山旯旮飞到深圳、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倾注满清热忱。就在他工作期限即将届满时,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倒在他深深热爱为之奋斗的这块土地上,为直苴人民为永仁人民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那时我任永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和县文明办主任,主抓全县的新闻宣传工作,和臧金贵一起生活工作了一段时间,他的人生奉献精神深深触动了我的灵魂,让我对人生有了一种新的体会和感受,写出了叙事长诗《记住臧金贵》和报告文学《擦亮太阳的人》,在《人民日报》、《云南日报》、《报告文学》等报刊刊出,激起强烈反响。我选择了写作,我想用这种方式,表达我对生命的感动。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物换星移,岁月依旧。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知不觉已人到中年。三四十年间,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荣辱得失,啥都品尝过,啥都经历过,心,也就释然了,有啥看不开放不下的。想想,也不尽然,被岁月磨合得鲜亮光滑满载负荷的心坎儿上,还有亲情友情真情总也割舍不掉,于是只好背负“情感”负累,携带原汁原味青嘴绿脸的岁月风尘,在汗渍累累的天地间奔来走去。人生有许多精彩,也有许多无奈。短暂的人生旅途中,经历的有痛苦,有欢乐;未经历的也会有痛苦和欢乐。生命有限,人生有许多值得记住和感激的东西。多年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有了许多感受,明白了许多事理。人生是盏灯,而爱,是灯中的油;油尽了,灯也就灭了。回头看看身后歪歪扭扭的脚印,许多经历早已成为过眼云烟,荣华富贵如风如梦早已淡忘;许多点点滴滴的痛楚与欢乐却如影随行让人难忘,多少个寂寞无声的夜晚,任苍凉思绪自由自在快乐飞翔,边飞边羞羞答答无拘无束哼唱着属于自己的歌谣。歌谣深处,我感悟出,原来人一生最壮美的,莫过于平淡无奇……很欣慰,今天,我成为了母亲生命的延续,儿子又成为了我生命的延续。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短暂的人生历程中,为过民,做过官,当过法官做过记者,哭过,笑过,恨过,爱过,碰到过许多挫折、失意、彷徨、痛苦,甚至羞辱和绝望……是亲情友情让我一次次跌倒又挣扎着爬起来,披挂着满身伤痕,沿着崎岖陡峭的人生山路,用嘶哑的嗓子歌唱着一步步往前爬……我始终坚信,只要活着,就没有爬不过的山坡,没有蹚不过的河流;人到世上走一回,要活就活它个有声有色,有情有义!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春催日晒岁月短,情谊不尽天涯宽。难忘的年代,沧桑的岁月。大江东去,浪淘尽。春才走,匆匆春又归;丽日晖映,金沙逶迤,风乍起,岁月如歌,情谊正长;举杯,无边烟水,无穷山色,画作今朝稔岁图;蓦然回首,歌不尽,天涯正红。      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很想写些美丽的诗句。如果我不能给你美丽,请你不要拒绝苦涩。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让我们握手。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感谢母亲,用淳香的乳汁壮实了我瘦屑的身躯;感谢亲人,让我在寒冷的季节深深体味到春日的温暖;感谢给了我点滴帮助和鼓励的所有朋友,让我的心胸变得灿烂宽广,一次次从挫折失意中挺直腰杆,闯过道道难关,懂得了亲情友情的珍贵。这一切,都是生活赐予我的宝贵财富。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感谢生活,让我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上尝尽甘苦,从昨天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明天。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感谢永仁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编辑出版这套“永仁作家文丛”,让我得以把自己对故乡山水的真挚情怀以文学形式表达出来。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相信故乡的明天会更加美丽灿烂。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的滇北,我的永仁,我的家园。eq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3年1月·鹿城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