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

交响着时代旋律的土地诗篇——读彝族诗人周祖平的诗

作者:胥佑良 发布时间:2010-09-13 原出处:含笑花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在彝族的诗人队伍中,周祖平是用他全部的热情拥抱自己的民族、故乡,并把诗情倾注在哺育自己成长的土地上的重要诗人。他生长在南高原的壮乡彝山,从一名彝家的山娃,成长为颇有成就的诗人,是云南省作家协会两届理事,担任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文联主席并主编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文学刊物《含笑花》。他在繁忙的文学组织工作之余,挤时间创作,在许多有影响的文学报刊《民族文学》、《边疆文学》、《文学报》、《华夏诗报》、《人民日报》、《云南日报》、《滇池》等,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出版了诗集《亲近南高原》、散文集《南高原恋歌》。在这些作品中,他创作的关于边疆农村土地上的诗歌,特别引人注目,是一位倾情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题材的诗人。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周祖平对彝山、壮乡、苗岭的土地,有一种赤子不忘母怀的深情。南高原的红土地,是诗人创作的根基。他在《亲近南高原》的后记中表白:“写吃南瓜饭、荞面疙瘩、玉麦饭长大,用汗水把山村的太阳浸泡亮,用山歌吞噬寂寞吞噬苦海,走进炽热的红高原,把手举成旗帜,把山风翻译成抒情诗。年年岁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洒下串串汗水,收割捆捆欢乐的山里汉子和山妹子。”于是,诗人在南高原的广阔天地中,放飞一个彝家儿子的思绪,抒发出他亲近南高原的愫愫诗人情。他站在南高原的土地上放歌,用彝家汉子的心声,去亲近故乡的山山水水,去讴歌红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壮乡、苗岭、彝山中的风景,是他心灵中永不凋谢的诗花;长青树似的彝家山歌,使他的诗作具有一种彝家醇酒的芬芳。周祖平说,他的诗歌,是壮乡、苗岭、彝山的“大地之诗”。“古老的化石般的”山里人,像雕塑立在他的诗作中,使祖平的诗成为硬朗的风骨之作;吹木叶的彝家少女,又为他的诗作增添了如玛樱花的绚丽;在“坎坷曲折的山路上/背负夕阳”的山婶,走进诗人的诗行中,让我们听到了一位和农民同呼吸的诗人的心音。故乡五月的禾苗、六月山乡孩子的梦幻、八月的稻浪以及“在彝家人心里飞翔了千百年”的山歌,都成为祖平土地诗篇中具魅力的音符,引人注目。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周祖平的土地之诗,不仅在于诗人对边疆“三农”题材的特别关注,还更在于诗人以其敏锐的目光和独特的心灵感悟,去观察和发现壮乡、苗岭、彝山的时代变迁,抒写出这方土地上人们随时代变迁的精神风貌,从而使祖平的土地诗篇,成为交响着时代旋律的乐章。乡土风味,民族特色,时代精神整合成祖平土地诗篇一大亮点,显示了一位彝族青年诗人自觉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非常可贵。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段时间,在百花盛开的诗坛,也杂生着一些令人忧心的花草。一些人在玩诗的时尚中,倡导污秽之物入诗,并自誉为“垃圾诗派”;一些人树立起“病房意识”、“撒娇派”的旗帜,认为诗人就是一群叫驴,怎样来劲,就怎样嚎叫,完全否认和排斥了诗歌创作的社会形态。有的则在“撒娇”中玩弄诗歌,玩弄人生,在“莫明其妙”的杂芜语言中,提倡诗语的“莫明其妙”。诗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我们的读者,也自然远离这样的诗作而去,无论那些“诗派”举的什么旗帜,除了圈内的互相吹捧外,决不可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祖平开始诗歌创作时,正是诗坛旗帜林立,甚至三五天,城头就“变幻大王旗”。但祖平不为风向所动,坚持走自己的路,始终把他诗歌创作的根,扎在故乡的土地上,扎在时代河流奔涌的激浪中,走了一条在当时看似孤寂,却是和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的创作道路。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周祖平的土地诗篇,是南高原土地上的风情画,更是这方土地上各族儿女挖断穷根、开拓奋进、奔向温饱、小康的时代交响诗。诗人在创作中,往往把二者结合起来,从他很风情的歌唱中,听到南疆山寨随时代变化的跫音;又从他抒写的时代传奇中,感受到壮乡、苗岭、彝山迷人的乡风气息。一片木叶,在彝家阿妹的口中,吹奏出很风情的彝家小曲,也吹出一个山寨的时代变化;别具特色的“盘王舞”、“芦笙舞”、“跳铜鼓”,不仅让我们聆听到一个民族的历史回音,更让我们感受到这些融入着一个民族魂魄的乡风舞,舞出一个民族永不熄灭的民族精神的火光。组诗《壮乡、苗岭、彝山》是这方面作品的代表作。《金不换》以短诗的篇幅,浓缩着一个民族精神长传的深厚内容。“金不换”是文山各族儿女对名贵中药材“三七”的俗称,也反映了这种药材不菲的价值。“金不换”的传说很悠远,也很神奇。当“三七仙子”的故事,揉进了现代科学的工艺流程后,便演绎成三七的现代故事,三七便成为名副其实的“金不换”了。诗人写道:三七“使夜校文化室/高压线电话线电视天线/成为山寨的一种风景/成为另一种金不换”。这是具有南高原乡土特色和民族风味的诗,但这里的“山寨风景”,又明显地带有随时代前行的烙印。于是,诗人在结局直抒胸臆: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壮乡苗岭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的父老乡亲都有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种精神    叫金不换
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诗人歌颂的“金不换精神”和新时代的金不换故事,在南高原的红土地上“绵延不绝”,使“盛产弦子舞/盛产山歌的彝山/展现从未有过的风姿”。(《重回彝山》)于是,拥有八角的山村,成了“拥有大把大把钞票的山村/铺展开新的蓝图/……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拥有八角的山村》)。而种草果的山民,他们也有了新的梦幻,随着那一朵朵粉红花儿的盛开,梦幻也正在变成现实。那些走向城市的山妹子,当她们重回彝山苗岭壮乡时,时髦的打扮擦亮了许多“古朴陈旧生锈的目光”。她们“用《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农村百事通》……新鲜的血液/涤荡乡亲心田冻结的陋习/挽起兄弟姐妹/ 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挽起整个山村”,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山村。虽然诗人也用其朴素的诗语,去描绘冬日坝美“桃花源”似的田园风光,甚至他也有成为“坝美村旁的一棵桃树”的意想,寻求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境界。但诗人的激情,更多的是随时代的潮流而澎湃,在故乡的“大地上奔流”,把金色的诗句融汇在“金色的风”中,去“抚摸山川田野”,在土地上“印刷金色的宣言”。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周祖平的土地诗篇,是真正反映少数民族农民愿望的诗。祖平作为一名彝族诗人,一开始创作就把诗花之根,深扎在南高原的红土地上,以极大的热情关注边疆少数民族农民的生存状况,从壮乡苗岭彝山的时代变化中,发现诗意。因此,周祖平的土地之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乡土诗,而是有着强烈时代精神和浓郁民族特色的乡土诗,是交响着时代旋律和边地农村音符的土地诗篇。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在中国的大地上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中国的作家诗人,有热情反映农村生活、讴歌农村时代变化的优良传统,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我们的作家诗人,也应当更加有所作为。为此,中国作家协会在今年5月特别召开了一次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研讨会,这是建国以来召开的一次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研讨深入的一次农村题材创作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为研讨会发出了贺信。他指出:“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着有史以来最巨大、最深刻的变革”,他衷心希望广大作家“发扬优良传统,积极响应时代召唤,真正沉下去,和农民心相连,俯身倾听农民群众的愿望呼声,真实反映农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农民群众的崭新精神风貌。”周祖平就是一位和农民心相连、情相通的彝族诗人。特别可贵的是,他不断用凝结着自己深情厚意的诗作,从不同的侧面,反映边疆农村的变革,热情讴歌农民群众的崭新精神风貌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写出了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土地诗篇。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诗歌艺术上,周祖平走的是一条“三贴近”的创作道路,他善于从边疆普通农民的生活中提炼题材,升华诗意,从一些山村生活的细节中,来反映边疆农民的生存状态和时代风采。《夏日,为母亲剪指甲》,诗人从夏天万物勃发的生机中,发现了连老人的指甲在夏天也长得特别快,然后写剪指甲的动作、声音,“母亲用手摸摸剪得圆滑的指甲/脸上闪烁着幸福之光”。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亲情。通过剪指甲这一细节,观照出了一位有良心的诗人的感情世界。但如果诗在此打住,内蕴就浅了。诗最后落脚在“母亲不知道洗脚城洗脚修理指甲的价钱”,只知道50块钱“够买20公斤中等大米供家人半月用餐”的思绪中,也就进一步拓展了诗的思想深度。一片指甲的细节,却把我们带进了现实生活的天地之中。在诗语上,周祖平追求朴素、明白、晓畅和有张力的语言。他善于吸收少数民族民歌运用比喻抒情写意的长处,又把现代诗歌中注重意象的手法吸纳进来,为我所用,使他的诗成为一种晓畅中的含蓄、朴素中有诗味的风格。这样的诗风和诗人抒写的内容,有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诗,自然也容易走向群众,为群众所接受。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周祖平的诗,从题材的开掘到艺术的表现,正在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把诗人的许多作品集中起来看,题材和表现手段,都显得有些单一和重复。出现这种状况,并不奇怪,关键在于我们要在创作实践中,有一种探索的精神去努力突破。我们的生活是万紫千红的,农村的变革也有我们许多一时无法认识的东西,诗怎样去面对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来拓展自己的创作题材,这是摆在祖平创作道路上的新课题。在艺术上,祖平近年来注意到一些现代诗歌新的表现手法,并有了一些成功的运用。但总的看来,这还只是开始。生活、思想、艺术,是我们在创作的道路上,永远都有新的课题要面对和解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扎根土地的诗人周祖平,今后,除了不改其根基外,是否也可以“求索”一些新路,从而写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土地诗篇?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期待着周祖平新的突破。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通联:昆明市北京路延长线金安小区35-9信箱,邮编:650224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延伸阅读:关于周祖平 I4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周祖平,笔名阿频,彝族,云南文山州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文山师专中文系,1998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专业本科班。1983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学教师,县支前办秘书,县政府办公室秘书,文山州冶金工业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州锡冶炼厂厂长助理。1995年调共青团文山州委工作,任青联副秘书长、秘书长,1998年任州文联副主席、主席兼《含笑花》杂志主编。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亲近南高原》,散文集《南高原恋歌》。散文诗《红高原恋歌》获2001年《边疆文学》举办的“金石杯”征文三等奖,散文《走进八宝,醉在壮乡》获2002年《边疆文学》举办的庆祝《讲话》发表60周年征文三等奖。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