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阿期的确:茶马古道上的马邦生活

作者:阿期的确 发布时间:2023-08-25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说起茶马古道,人们回味无穷,中国古代交通闭塞,互通艰难,到唐宋时期,为了巩固中原,维护边疆,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唐宋封建王朝先后开辟通道,引导边疆用马做力畜,运输中原茶叶,解决边疆渴求茶叶,兴起进行茶马互市交易,这是茶马古道的最初诠释。
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mimage001.jpg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茶马古道的通行,历史的变迁,中原与边疆的茶马互市交易,逐步演变为边区少数民族与内地汉民族之间进行土特产品和茶叶、盐巴、布匹、丝绸等商品交易活动的通道。川、滇、藏茶马古道就是这段历史的产物。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远远超过它本身的价值,它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民族地区的一条经济走廊,更是各民族团结友谊的历史丰碑。在这条交通路线上聚集了大香格里拉的全部内容,完全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旅游黄金走廊。为配合打造中国西部这一精品,我们对鲜为人知的马邦生活作了一些收集整理,现作简要介绍,以飨读者。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的生性及作用

奔腾的骏马,昂首杨鬃,四蹄腾空,马尾飘撒,日行千里,十分壮观。马分家马和野马,家马由野马练驯化繁殖而来。一匹上等的骏马,头大额宽,耳廓圆浮,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对大鼻孔,颈部相短,顶端一排粗厚漂亮的鬃毛从头顶搭向肩部,腹部肌肉发达,四肢壮实有力。马在近亲交配繁殖条件下保持体型不变,长时期以来人们将其驯化繁殖下来,作为生产和交通工具使用,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马的脾性特征大致分两类,一类属烈马。凡脾性刚烈的马,大多身材高大,体型健壮,生法特别,奔跑能力强。为了培育出好的马匹,主人要选择和培育最好的种马进行繁殖。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般情况下,脾性刚烈的马经过驯化后大多能作为骑马使用,与主人相生的骑马,会得到主人的精心饲养,这类马主人出门乘骑自如,办事安全顺达。有的被主人视为菩萨赐予的神马倍加爱护珍惜,年岁稍大便放生野外,让其回归大自然,直到老死。但有少数骑马在使用过程中与主人不太相合,此类马主人出门乘骑不安全往往被无故摔伤,办事多阻力不顺畅,往往被主人及时调整更换。另一类脾性温顺的马,原因大致如下,一是没有选择到好的种马培育繁殖,二是过早或过迟阉割生殖器而形成的。马的夜视功能特征。自然界有相当数量的动物具有夜视功能,它们在夜间同白天一样可进行长距离行走和寻览食物。马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说马的夜视器官在脸两侧,有的说在前腿内侧,不论它有无夜视器官,马具有夜视功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马的胃子特别大,能一天到晚进食大量水草,马消化功能强能边吃边消化,特别是作为生产和交通工具使用的马匹,要进行长途运输和生产活动,消耗大量的能量。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些能量大都必须充分利用夜间寻觅食物储存能量予以补充。在紧急情况时马还要在夜间为主人进行长途骑行或运送物资,这些都得靠夜视功能进行。马的夜视功能除上述情况外,在夜间还起防备食肉动物攻击的作用,特别是豺狗、豺狼等食肉动物,在夜间常常攻击马匹类防备能力弱的动物,往往在此时马匹既用四蹄踢打食肉动物的攻击,这种斗争要进行较长时间,夜视功能的作用也就更好地被发挥出来,进行自卫。在军事上利用夜间行军或偷袭敌人目标等,古有老马识途等说法,这些都说明马的夜视功的特殊作用。  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的用途更是广泛,可用作乘骑、驮运物资,犁地、磨石、马拉车等。由于马具有长途行走驮运物资的耐力,加之以天然饲草为主食便于饲养,特别是在不通公路的山区十分适用。马除了驮运物资外,生法好的马匹大多被人们驯化后乘骑用,特别是迎亲嫁娶时,骑马的打扮十分华丽精致,从马铃到马鞍马骣装饰一新,且价值连城,以视主人的富有和庄重。逢年过节少数民族地区还喜爱开展赛马比赛活动,这时家家都把自己饲养的骏马牵到宽敞的地坝进行赛前驯练,只见一个个骑手如侨健的雄鹰在马背上晃动直达终点。由于赛马极具观赏性,至今在民间十分盛行不衰。在资本主义国家把马视为高贵庄重的装饰品,作为达官富人出入必备的交通工具。少数民族地区还把马视为吉祥物,开展各种大型庆祝活动等等。马的用途之广泛可见一斑。   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骡的特征及用途

马骡是公驴和母马交配所产生的杂种,身体较大,耳朵较小,尾部的毛蓬松。无论公马骡,还是母马骡都没有生殖功能,其特征身强力壮,行走轻松自如,反应敏捷,是最好的运输力畜,是茶马古道上的运力精英。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过主人精心打扮出来的领头骡,在挂向头部及身部两侧的咀兜嚼绳上,前面镶嵌有贴在额部的回光镜。头顶端有粗鬃毛染剪成的大红头花,两侧系有起避邪作用的狐狸或小熊尾,颈部挂有一圈鸡蛋大小组成的铜串铃,串铃上身肩上及左右肉侧系有粗牛毛染成的大红花各一朵,骡马行走起来像雄狮下山摇头摆尾、勇往直前,威武壮观。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骡马颈部系戴的串铃声唏哩哗啦响彻山谷,串铃声和主人的吆喝声、歌声交织一起,形成一组欢快的交响曲回荡山峪经久不息。骡作为马和驴的后代,外貌继承了父本驴的特征,特别是两只耳朵不停的摆动,像两根天线吸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根据不同的声响辨别方向,反映十分灵敏。四支、头型、身色、尾巴也十分像驴。体型高大健壮有力继承了马的特征,骡步伐轻快,负重能力强耐力好,一匹骡驮上百多斤物资,可连续走一个多月时间,由于马骡的驮运作用大,被人们驯化后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使用,由于体型健壮行走自如适宜在山区羊肠小道上行走。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没有修通公路前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以骡马运输方式加强同外界的商贸交往活动的历史已十分久远。穿越川、滇、藏地区的茶马古道就是这一历史的有力见证。骡马运输方式的贸易交流对加强少数民族等内地汉民族之内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特殊作用。骡是极为通人性的哺乳动物,容易驯化。特别是生法好的马骡,从小就被主人作为领头的骡精心饲养和驯化、培育,已经驯化成的头骡,主人十分珍惜宠爱,喂的饲料多而精,运输途中驮的货物重量相对要轻,货物体积的包装相对井然有序,使其在前面顺利通过。在每小组前三匹领头马骡的装饰打扮也十分讲究;由于马骡具有体型精干、负重能力强耐力好,便于饲养管理等优点,形成了历代商家做长途贩运生意最理想的交通力畜工具。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往来穿梭于茶马古道上成千上万的马邦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由马骡组成的马队,如,一人经营的八匹骡马中,有七匹是马骡,一匹是骑马。可见马骡的行走能力和负重能力是其它动物无法相比的。头骡的特殊作用表现在,白天头骡要在主人的驱使下带领马队完成一天的驮运行程,一般从早上九点出发到下午肆点左右息住野宿,一天要行程十五公里,柒个小时左右,在速度上还必须保持较快节奏,而不能怠慢。夜间头骡还要领骡马到山野寻食草料。因此,对头骡的选择除了颜色生法、体型大小外、主要看反映灵敏听从主人呼唤,领会主人意图等与主人密切配合的骡为首选。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显示主人的名望和富有,前三匹头骡在颜色、生法、体型大小要求一致,一匹经主人驯化成功的头骡,在行进途中,一天到晚持续保持旺盛的体力和速度,在遇到相对方向走来的马队让路错位时,或遇到冰冻垮方等障碍时,能选择有利地形绕道通过,在到达息宿时间或地点时,能高声呼叫提示主人,主人听到头骡的吼叫便会作出息宿或继续行走的反映,头骡也能作出相应的反映予以配合。骡的脾性大至与马相近,凡脾性刚烈的骡马经驯化后多数能作为领头的前三匹骡马使用,脾性温顺的马骡,经驯化后作为一般驮马使用,因为通常情况下脾性温顺的骡马,大多反映比较迟钝,速度步伐也较慢。骡的脾性在下列情况下尤其爆燥,这时容易踢伤人需要加以警惕。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在喂精饲料时为保卫各自分得食料,在同类之间也会发生争斗,必须一匹匹固定在拴马索上,以免相互踢伤,通常情况下在早上出发前一般还要边喂饲料边上垫子马鞍,将马匹固定在桩上,对主人安全上驼子有利。二是上垫子马鞍时,尤其是背部或尾部有伤的骡马,动作要特别轻柔缓慢,否则易被踢伤,当骡马身上有伤时还应及时治疗,该休息时要休息,否则很难驾驭。三是在夜间遭受食肉动物攻击时,骡马的脾性很大,它们会使出浑身解数与食肉动物进行殊死博斗以保卫自己。四是在蹄壳上上铁掌时要警惕,特别是前三匹领头骡,由于成天在前面带路,行走时间一长四蹄磨损大,当磨到掌心时,行走困难, 这时要上铁掌保护蹄壳方能继续前行。因铁掌固定在四蹄上必须用铁钉,骡马不习惯,有时铁钉稍偏就伤及掌心,因而骡马在疼痛之下极易踢人,有时还得使用比木架固定才能进行。五是骡马的脾性还有人工专门驯化的成份。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横跨千里的茶马古道线上,要穿越不少高山深峪,丛山峻林多、羊肠小道弯弯拐拐多,此时前面的骡马只听得见铃声而不见其身。这些地段极易被强盗偷卸货物,为防止被盗,前三匹头骡必须驯化为不准生人触摸的脾性。还有为防止生人抓摸头部或咀部看牙龄驯化成不准触摸咀部等习惯。骡的另一特性是离不开马,由于本能原故,没有马的骡群是很难驾驭的,每小组八匹骡马中必须有一匹马,这既是主人乘骑驮运生活资料的需要,又是管理群骡的需要。骑马在夜间还能起到保护群骡不受食肉动物攻击的作用。在一个小组骡马中,如马匹多了一方面难于饲养,二方面影响驮运货物,一般情况下只能保留一匹马。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茶叶孕育了马邦

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古道,为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民族地区进行茶叶和土特产的长期商贸交易开辟了通道。这种以马邦贩运形式的商贸活动,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马邦长途贩运被公路所取代,但短距离的运输至今还在不通公路的乡村保留着。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九龙县为例,长途贩运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止。但从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通公路前约三十多年时间里,全靠马邦牦牛运输从康定运回人们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在合作社时期已达到高潮,当时全县十八个乡都设有运管所,县城设有运管站,康定孙家锅庄,皮家锅庄设有转运站。骡马的规模达到一千多匹,牦牛运输一千多头,在整个冬季抢运物资高峰季节,还顾请康定县内骡马牦牛运输达上千匹头。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整个九龙瓦灰山至康定县盘盘山之间路线上,沿途马邦络绎不绝,赶马和赶牦牛的呦喝声,铃铛的撞击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十分壮观热闹。当时马邦驮运大量农用基本生产生活资料,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对顺利开展民主改革,巩固和稳定新生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为推进合作化时期的生产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马邦运输的习惯至今还零星保留着。马帮的产生历史根源主要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茶叶的渴求。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少数民族饮茶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由于对茶叶的依赖性,达到了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缺茶的境地。九龙大河边地区早在元朝时期就有种茶的历史。生活在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一方面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加上封闭落后,没有种菜的技术和习惯,另一方面高寒缺氧,体力消耗大,急需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补充体能,用茶叶烧开的茶水用高蛋白牛奶和酥油用茶桶拌匀喝后,既能补充人体所需热量营养,又能具有提神醒脑,舒心润肺,解除肌饿口渴,还起强健肌肤的综合作用。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尤其是雅安、名山等地生产的茶叶香味更好,不要说人的生理上有良好反映,就是连马、牛等牲畜也离不了茶叶,喂和不喂茶叶的马、牛体力耐力膘情都大不一样,尤其是在抓膘配种季节,喂了茶的种畜兴奋感很强,能培育出十分健壮的马驹和牛犊。由于少数民族饮茶历史长,孕育了悠久的茶文化,茶叶对稳定和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对茶叶需求的增大,从茶马互市到茶、土特产交易,成为历史上各路商贾长途贩运赚钱的手段,形成了常年穿梭往来于川、滇 、藏地区的长途马邦,这些马邦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跨越地区多规模愈来愈大。经营马邦的商贾有来自昌都地区的、有云南的,也有木里县、康定县、九龙县境内的,还有来自陕西等地的汉族商贾经营的马邦。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特别是汉族商人,他们很会做生意,识别山区土特产品的能力很强,如麝香、鹿茸、熊胆等,经他们一看,二摸三闻便知真伪,他们做生意讲信誉,与少数民族商贾的交往中很快学会讲少数民族语言,很受少数民族商贾的赞赏,大多愿意与他们合作做生意,更为重要的是经过相互间的接触交流增进团结加深友谊,许多少数民族商贾也与他们交往中学会了汉语,了解掌握汉族地区的先进文化,这些汉族商人做生意赚钱后在山区安了家,他们带来了汉族地区的生产等技术,推进了当地的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由于他们的参与铸就了横跨千里的茶马古道文化,留下了千古佳话。茶叶孕育了各路商贾,各路商贾决定着马夫和马邦的生存发展。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夫生活的魅力

茶叶孕育了千里马邦,茶水浇灌了马夫生活。马夫生活以一口锣锅,一袋茶叶,一个帐篷,一条守护犬,一马七骡为衬托,常年风餐露宿,其乐无穷。马夫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充满传奇色彩的马邦生活。各路商贾决定着马邦的规模路线,富有的商贾购买马匹多马夫也多,做的生意大往返地区多路线长。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历史记载,九龙境内在历史上有两条出境茶马古道和一条丝绸古道。西南方的出境骡马驿道,由县城起程经三岩龙、木里县麦地龙过雅砻江到云南丽江地区,往返一程约四十天左右,东北方骡马驿道是从县城起程翻瓦灰山经康定县城子玉龙石翻盘盘山到达康定,往返一程二十天左右,有时从康定沿北路到拉萨再到达印度加尔各达往返约八十天左右。由于路线长、规模大,需要马夫多,对马夫的素质要求很高。基本条件是身体素质好,身材高大,健壮有力,头脑反映快,勇敢善战,枪法好,能吃苦耐劳,精通运输业务,擅长管理马匹,特别是熟悉运输业务,因为长途贩运货物,有时还要抢时间,在运输途中要求马夫固定马鞍钗要牢,驮运货物技法好,速度快,特别是在雨季从下货到搭帐逢,拾柴火到做饭,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在食肉动物多的地方,马夫有时还要通宵达旦巡回看守保护马匹,所有这些都要求马夫不但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精通业务有强烈的责任心。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夫的数量根据马匹多少而定,通常情况下,一个马夫经营八匹骡马,即一匹马,七匹骡,富有掌拒拥有二至三百匹骡马,因而需要马夫多。为使马夫在行走疲劳的情况下得到一定休息,再加上管理骡马的需要,每位马夫配备一匹骑马,除驮运主人衣食外,可以在疲劳时骑乘用。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骑马的配备一般选择四至五岁的青年马匹、颜色、生法要求美观健壮,走步有节奏。在以运输为主的马邦中,骑马是不可缺少的一部份。驮骡的配备一名马夫配七匹驮骡,加上一匹骑马共八匹,十个马夫便配有七十匹马骡,十匹骑马,共八十匹。这些都由掌拒负责购买和配备。在运输途中为合理分配骡马体力,每位马夫经营的骡马,都要轮流放在前面带路,如遇赶时间时选择最好的马邦在前面带路,直到完成任务再作调整,骡马的编制一位马夫八匹骡马为一小组,十个马夫八十匹骡马为一队。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匹驮骡一匹驮运饲料,其余六匹驮运物资,一匹百二十斤。马夫的工钱根据赚钱多少而定。每天马邦的行程一般掌握在七个小时十五公里左右,即从早上九点左右起程到下午四至五点钟息住野宿,为减少途中逗留时间,一般中午不安排专门午餐,多数时间以带干粮充肌,下午息住野宿时间安排早些,一方面为使骡马有充裕的寻食时间,夏天早些是为了避免货物被雨淋湿受损失,骡马也有了休息康复体力因素。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骡马根据不同颜色取名字,在行走途中主人按取名吆喝指挥,有进还用小石籽或木块打向骡马尾部,多数时间,发出嘘嘘的口哨,快乐的赶马,骡马也能顺着主人的呼唤,及时振作起来,校正方向加快前进速度。为了途中守护货物的需要,马邦还专门带有护卫犬,护卫犬精干敏捷,十分凶恶,一般陌生人不敢接近,对守护货物很管用。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骑马的人工驯化

马的前身是野马经过人工驯化培育而来,特别是公马野性十足很难驯化,要驯化为人类骑乘用,必须首先将公马的生殖腺阉割去,阉割生殖腺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四至五岁年龄时进行,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马的健壮生长。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公马在阉割去生殖腺后,大部份脾性自然消失,经过精心饲养两年左右,马的体型会变高变壮实,这时进行人工驯化就容易。阉割生殖腺后的马耐力好,使用寿命长,一般可连续使用十五年以上,特别是生法好的公马被主人作为骑马进一步驯化使用。人们对马的驯化实际上很小就开始了,不论公马或母马,也不论长大后做什么用。马的驯化初期主要是培养与人的感情,马是通人性的动物,只要主人经常接近它。触摸它,给它搔痒,喂草喂料,他就会逐步解除对人的戒备,加深对人的感情,而只有在马与人建立起亲密关系时,才能逐步驯化它。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驯化的大概程序是,第一步开始上缰绳,马缰绳一般都用粗牛毛搓成的,耐用,再烈的马只要上了缰绳就容易控制,上缰绳一般情况下一人能进行 ,有的烈性马需要二人配合才能上牢。马生性胆小,很容易受惊吓,一旦受惊吓就不容易控制,甚至摔伤人,要克服这个毛病,上缰绳后便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壮胆驯化,主人将有意识地把马四处牵走,特别是人多喧哗的场面,有时还要专门有意识地在马的四周鸣枪放炮,逐步培养它的胆量,减少惊恐感,增强抗噪声能力。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驯化期间主人必须经常与马亲近精心呵护培养感情,使马进一步听从主人使唤。第二步上马鞍驯化,上马鞍得一步一步进行,首先是上垫,为培养马的适应能力,在马背上有意识的上几张垫,然后用绳带系紧固定牢后,主人进行初期乘骑驯化,待适应后再上马鞍钗训练,上马鞍钗要一步步进行,由于马鞍与尾带相接,首先要上尾带,上尾带动作尤其要缓慢轻柔,为分散其精力,此时要喂饲料减轻马的反抗力,由于 生性和本能原因,马对尾部的触摸十分敏感,动作一大就易踢伤人。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尾带通常情况一人能进行,有时得二人配合,为保护马尾根部和马肚下沿不被拉伤,在连接处带有用柔软的棉布或牛、羊绒毛包裹,还要经常更换保持软化,上完马鞍后把马肚带系紧,才能进行第二步训练,为便于乘骑和驾驭,马鞍两侧要上脚镫。第二步驯化步伐,训练马的有节奏的步伐,办法较多,碰上难于驯化的烈马时,还得请驯化师进行,大凡驯马师驯化过各种马匹有丰富的经验,再烈的马在他的手里也能驯化,驯化场地一般在沙滩里进行,驯化时人骑在马背上,双手平衡马嚼口绳,马向右方左手拉,向左右手拉,上路后两手平衡嚼口绳即可,双脚用马脚镫进行配合,手脚并用互为补充互相配合,便能控制好马的速度和前进方向,有时还得借助马鞭的力量。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般情况下因马的咀皮薄嫩,马嚼口又是铁制的,特别在马咀角两边都是铁栓锁住的,主人一拉嚼口绳铁栓便发挥作用马的咀角被铁栓磨擦,产生疼痛,很容易控制马,按主人意图行进,多数马经过这样的训练即可达到目的,但少数马还得采用双脚系绳法,即用绳索将马的手脚一侧一侧用绳索系之,按一定距离行走,行走时就像体育比赛项目中踩同心鞋的动作一样,步伐必须一边一边行走。这样驯化出来的骡马,走路节奏感强,动作轻快,乘骑在马背上端一碗水不撒漏之说,特别是在宽阔的草原上马的体力消耗不大,可长距离行走,这样的骑马很珍贵,价值也更高。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头骡的培育驯化

骡是驴和马的后代,因其体型健壮,负重能力强,反映灵敏步伐快而大多作为驮运物资的交通工具使用。骡又分为公骡和母骡,公骡在四至五岁时需阉割生殖腺,否则不便管理,母骡无生育后代。骡的驯化主要采用负重训练法,驯化办法与马大经相同。一般的驮骡只要负重能力强,耐力好,步伐快就行,而领头的前三匹骡在选择上要求较高,不但颜色大小要求一致,步伐快反映灵敏等均要求悬殊不大。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骡的驯化初期主要是负重驯练,由三十至五十斤到二三百斤,逐步进行的,训练场地一般都要选择宽敞的草地或沙地,由开始人工牵着驯化到放开缰绳自行往前行走往往需要二十到三十天早间,直到驯化成功达到目的为止。领头骡的驯化还要在运输过程中不断进行跨越障碍等训练,直到能密切配合主人完成每天的运输任务,一匹驯化成功了的领头骡,必定与主人配合很好,这样的领头骡会受到主人的加倍宠爱,在负重上,精饲料的喂养上都特殊对待,有时还喂酥油、熊油疙瘩,使其保持体力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三匹的领头骡的打扮也十分讲究,打扮装饰得越好越显得主人的富有和高贵,说来也怪,也许是受主人宠爱惯了的缘故,打扮惯了的领头骡如不打扮它还真不乐意,与主人耍脾气,不肯带好头。头骡的领头作用在过江时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说来话长,也许是上天的安排,由云南丽江到凉山州木里县过雅砻江经九龙县到康定的这条川、滇、藏线上有木里河、理塘河、雅砻江等大江河流,奔腾不息的雅砻江似乎十分亲睐九龙这片绿水宝地,它从九龙西北方向流过,流径木里县到盐源县后又掉头向北再流径九龙县南方。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它像一条洁白的哈达将康定县、雅江县、九龙县 、木里县、盐源县联结在一起。雅砻江流径三岩龙到木里县麦地龙铺子村时,江面突然变宽,江水变缓,好像一条饥饿的巨龙到这里得以饱食一顿一样,江水在此变宽后,江边还形成了一个小沙丘岛屿,江水又像是专门为千里马邦渡江创造条件一样,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渡口,这就是著名的川、滇、藏茶马古道的一个关键渡口,流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马邦在这里渡江时的壮观场景,着实让人惊叹不已。只见一排排的骡马在江边整齐有序地渡江,随着江水的波澜起伏,马队就像一条龙舟在江面上晃动,有时又像群雁在蓝天翱翔,给人们无穷的回味和遐想。也许在此时人们才能真心体会到领头骡的神奇作用,也使千千万万的马夫体验到茶马古道上的传奇故事,用他们的脊梁,抗起千里茶马古道,给后人留下宝贵财富,让我们为再现茶马古道 神奇魅力而共同奋斗。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骡马身上的装饰

由于长途运输的需要,马夫的骑马和驮骡身上需要配备牵、骑、驮、运所需的相关材料。头部和颈部的材料,骑马的头上配有马夫牵拉的笼头、嚼口,而驮骡的头上只配有挂戴咀兜的绳索,为驾驭控制驮骡,特在颈部拴套有牛毛绳 。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控制骡群在行走途中拉吃路边草,延误时间,驮骡都配戴有咀兜,用细钢丝或竹筒编制成骡咀大小的兜,然后在兜两侧系两根牛皮筋绳,挂在骡耳两端。领头的前三匹骡在挂向耳两端的牛皮绳上有很多装饰,牛皮筋顶头端扎有牛毛染成的红花一朵,耳两侧绳上挂有动物尾巴(有虎、豹、狼、狐、小熊猫等尾巴、额面有回光镜一方面起装饰美观作用,另一面起避邪作用。前两匹头骡还在颈部靠肩部位挂有一圈鸡蛋大小数十个小铜铃串起的串铃,串铃顶部及两侧肩部各挂一条牛毛染成的大红花,就像雄狮颈部的长毛抖动翻滚一样。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行走起来威武壮观。串铃前端颈部还有铁皮铸成渡有银水的铃铛,声音十分洪亮粗狂,这些大小铃声和串铃声交织一起,叮叮咚咚,唏哩哗啦,像一组明快悦耳动听的协奏曲,铃声在山间回荡,传闻数公里外,又像一组迎亲队伍行走在山间,锣鼓声经久不息。骡马身上配戴的大小铜铃、铁铃制作精美,声音粗细各不一样。声音粗狂,回音好的铃大多渡有金、银水,有云南产的,有拉萨产的,也有本州其它县产的,有的价值很高,一只铃管千元的。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铃的作用除了显排场,其次是便于寻找马匹,还起惊吓野兽作用。马鞍马骣的配备及作用,马鞍分骑鞍和驮鞍,区别在于前后两端的鞍板,骑马的鞍板宽高,驮骡的低,骑鞍讲究美观,驮鞍讲究耐用,其余结构大同小异,鞍材要选择质地坚硬的不易发生爆烈的滑木可栎木,不但经久耐用,且制作工艺简单,有时马夫可在途中抽时间制作驮鞍更换。马垫的作用,马垫一般分汗垫、中垫、上垫加面上一层皮垫共四层。里三层垫的里层都用牛绒毛或绵羊毛擀制成的毛毡,外层用人工编织的粗牛毛毡做面子,一来避水,二来避湿气,三耐磨。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面上皮垫层一般都用野山牛皮,一来美观,二避邪,三主人用作夜晚睡垫,可避湿等作用,所以每张垫都有它不同的作用。这些是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广泛采用。只是骑马的垫子在工艺制作和质量上要好些,因为是马夫晚上的主要睡垫。为避雨,夏天每匹驮骡的货物面上还配备有一张粗牛毛织成的毯子,盖上毛毯的货物不易被淋湿,很管用。骑马背上有主人专门缝制的马搭连,内装所需的东西。为在长途运输中捆系货物需要,捆绳大多为野山牛颈部或牦牛颈部皮层加工的皮条绳,这种皮条绳加工出来既柔软又耐用,一根皮绳可连续用二至三年时间,既经济又适用材料也便于寻找,马邦普遍采用。为防止骡马在上下坡时滑坠货物鞍骣,骑马的肚下配有两根宽皮带,起平衡作用。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驮骡一般在后脚弯处加放一根横旦,横旦两侧牛皮绳固定在鞍上,前面还上盘胸绳,这样骡在下坡时横旦协助尾带起拉力作用,上坡时盘胸蝇又可避免货物向后坠,骑马和驮骡身上这些材料一应齐全完善,使运输顺利进行。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夫的吃喝拉撒

马夫一次出门时间少则一月,多则数月,勤带衣被饱带干粮,是出门必须遵循的原则。马夫的衣被解放前和解放后大不一样,解放前由于生产力低下,大多数马夫都是出于社会最低层,穿着十分简陋,用天麻布人工缝制作内衣就算十分不错了,外衣大多是用手工编织的牛、羊毛织品,这种外衣虽不美观,倒也适用冬天暖和夏天避雨,既耐磨耐脏又耐寒。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穿鞋也是用羊毛编织制成长筒靴,底层是用人工加工的牛皮做的鞋底,解放前马夫的被盖,睡垫都是牛、羊毛织成的毛毯毛垫,戴帽一般用既能避雨又能遮阴的博士帽。解放后脚上穿的,身上穿的大多是棉织品和胶织品,但还是没有脱离毛织品,因适用又经久耐用。马夫的食物以玉米面、麦面、糌粑面为主食。多数时间用玉米面和糌粑面,因为玉米含淀粉含钙高,不但耐饿,特别能增强体力,且制作简便。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玉米馍馍制作简单,只需用少许烧开水浇成玉米面团放火炭上烤数分钟就熟了,如果有时间多考几分钟也可,这样制作的玉米馍馍十分香甜可口,如果再蘸上少许熟油辣椒,格外好吃,辣椒是马夫运输途中替代蔬菜的主要食品,又便于携带。习惯了吃用火烤熟的玉米饭馍馍的马夫,其它食物是代替不了的,天天吃不厌,有时也用麦面馍馍伴酥油,在馍馍中心挖一个洞放进酥油,然后又把他盖上,让酥油浸透到中间馍心,吃起来更香甜,只是制作手续要多些。如果赶时间时以酥油粑疙瘩和酥油茶代之,可快速解决温饱。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没有酥油时,有时烧一截猪腊肉煮在茶里茶水也烧开了,肉也煮熟了,然后切数片猪肉伴玉米馍馍吃,既省时又能解决问题。不知是劳累的原因还是水土问题,什么食物在野外吃比在家里吃更为香甜些。吃的量也相对多。马夫在途中所用的燃料高山地区和矮山地区不一样,矮山如九龙县至云南丽江一线,沿途多森林灌木,马夫夜间所用燃料一般用最好的干栎木或滑木、杉木,特别是栎树分布广(有亚州成片的栎树分布),栎木作燃料,质地坚硬易燃,且火势旺,烧出的炭好,温度高耐烧,煮熟食物快,尤其是烤玉米馍馍是上等的燃料,由于温度高是冬天取暖的最好燃料。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九龙至康定沿贡嘎山西南方一线,海拔高多为草甸地区,只有矮小的盘香及灌木。这类地区除以灌木为燃料外,还要以干牛粪作燃料。在途经缺柴火地区时,马夫事先要做有关准备,一是多带糌粑面,二是尽可能的在有柴火地区多带些燃料备用。骡马在冬天运输时,还要多带糌粑、玉米面等作水料喂之,以弥补草料不足。通常情况下在经过这类路线地区,马夫的生活也一日只安排两餐,且多以糌粑面为主。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早餐在八至九点之间,晚餐在六至七时左右。马夫们为了解除一天的疲劳,在晚睡前还要喝上二两本地酒,有的还得专门吃上一袋草烟等,有饭后一袋烟赛过活神仙之说。马夫们的烟具各具特色,有吃云南黄烟的,有吃本地草烟的,有用石头包裹出来的,马夫的烟包是各族姑娘精心用手工艺挑出各种花纹镶嵌而成的,十分美观。说来奇怪,过惯了运输生涯的马夫,由于长期生活在天人合一的优美环境里,他们的身体素质特别好,大多能活到长寿,他们有一定的收入,一般能安个好家过上幸福的生活。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他们习惯了运输生活,有的六七十岁才退居下来,传奇的马邦生活,给他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眷恋着他们所经历的传奇马夫生活,这就是千里茶马古道的神奇之处。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骡马的休整准备

经过半年多时间长途运输后,骡马的体力大大下降,身上伤疤累累,出现人困马乏情况。为了使骡马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恢复体力作好休整安排是为来年继续运输作准备的。休整时间一般安排在八至九月水草丰茂季节,休整时间视骡马瘦弱情况而定,体力恢复快的三十天左右就行,恢复慢的要安排六十天左右时间的。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休整地点除水草好的地方外,还要选择有盐水喝的地方。盐水中蕴含矿物质、碘、碱等,对恢复骡马的体力有很好的作用。喝了盐水的马换毛快,毛色光、亮度高。无盐水的地方对骡马需加喂盐巴、酒糟,还要加喂玉米、青稞子、茶叶等饲料。特别是玉米籽上于含糖、淀粉、钙、蛋白质等,营养成份高,对增强骡马的体力和耐力有重要作用。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平时运输途中骡马重要靠喂玉米籽维持体力,每当喂玉米籽时骡马显得十分欢快,平时主人之所以能驾驭呼唤马匹,主要还是以玉米籽为诱饵的,骡马在吃嚼玉米籽时,吃得十分香甜,牙齿碰出轰隆轰隆的清脆声,人也会唾涎三尽。在喂盐巴时一般撒在水料中加喂便可,喂酒糟时有时要将马匹放倒才能进行。在休整期间骡马还得打一次虫,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缺少药品,打虫主要喂生清油,同样要将骡马放倒在地才能进行。打虫后的骡马营养吸收快好,体力恢复快。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骡马的外伤在休整期间,马夫会集中精力做好消炎治疗,消炎药有云南白药治疗,无云南白药时主要用茶花熬水擦洗办法,还有热酥油茶也能消炎。磨刀不误砍柴。只有对骡马进行精心饲养,抓好体力恢复,才能继续使用。延长骡马的运输时间。在抓紧骡马休整的同时,马夫也要做好来年的衣食住行装备,做好马鞍骣等一应材料的修旧换新工作,能补救的补救,该更新的更新,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称职熟悉业务的马夫,对骡马身上的所有的材料了如指掌,大到鞍骣,小到一根皮筋都要备好,以免在途中手足无措。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邦的历史久远流长,其生活趣味浓厚。马对人类生存推进历史起了巨大的作用。为了挖掘抢救既将流失的马邦历史,再现茶马古道的神奇魅力,我们笔录以上马邦文化,为宏扬民族文化出一点微薄之力。Hg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3年6月)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作者简介:阿期的确  男   彝族,汉名 白云向,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四川九龙人。知名学者型县级干部,著名新闻记者,德高文化名人,资深望重作者,康巴彝族文化首席专家,九龙藏彝文化走廊权威研究者。 20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先后在各级报刋电台发表3000余篇外宣作品!其中散文、纪实文学等300多篇!先后编著出版民族文化等书籍16部,当选中华传统文化杰出传承人。先后入选《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世界人物辞海》、《世界名人录》、《人类主流人物辞库》等70多部名典辞书。

cmimage003.jpg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