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何宗林:故乡坝心有座花星桥

作者:何宗林 发布时间:2023-01-04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走过千万条路,跨过不可计数座各式各样的大桥和小桥,但当我再一次走在家乡四川会理市通安坝心村田坝中心的一座不起眼的小桥时,就会产生异样的感觉,一种从未有过的便利、满足、幸福、敬意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故乡这座花星桥你在地图上根本无法找到小桥的位置,当今的导航仪也摸不着方向,因为桥太小,又太无名了,只有在此久居的人才知晓,那就是我故乡会理市通安镇坝心村的花星桥。
ZT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ZT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关花星桥的名称来历还有一段小插曲,据祖辈们口头传说,此桥是由于一位姓花的人与通安本地一位有权有势的大富人家因做生意产生经济上的利益纠纷,而告到县府衙门,结果花姓人家理亏,败了官司,官府为了惩罚他,就叫花姓人家做点善事,选择在通安一处有河的地方修一座桥造福当地的桥,为大家通行提供方便。就可以减轻罪行,少受牢役之苦,于是花姓人家出力出钱修了此座小桥,故在通安坝心村中心这条小河上把修桥完工后,就将此桥取名“花星桥”。ZT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百户村民,象山河从村前流过即是小村的母亲河,这河是从象山耳朵旁的河沟谷里飞流而下的。象山河河床不算宽阔,河水清澈潺潺而流,虽然流量不大,但终年不会断流,村里人上街必须从此出去,此桥不能过车(包括马车和汽车),只能马帮的驮马可以经过,它严重制约着小村的正常生产生活经营活动。桥小,没有围栏杆,尤其在冬季时,上学的学生经此路过很不安全,不小心会有跌落下河的危险。家长们总要在此侍候孩子们,让他们走过后,才心安理得 。ZT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桥是村里人上街购物和买农副产品的唯一通道,因桥小只能人与骡马驮货物行走,造成村民物资交流困难,只能采用人背马驮,买粮车不敢经此进村,而是绕道而去。有时雨季出门上街也要经此桥通过,站在桥上眼望着自家的炊烟,心中自然欣喜,过了小桥一切安全,剩下的就是小路,可以放心地走了。小村文化教育风气很盛,村中第一次考上两个中专生就是从这里过小桥走进山外,到州上学校学习的,以后陆续走出很多大中专学生。几百年来村民就是在小河里跨过来跨过去,汗水苦水一起流淌。几百年来见证着小山村的沧桑,坎坷变化。多少代人幻想着,梦想着有朝一日小河上出现一座桥,像一道彩虹把河东河西连接起来。ZT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在村里长大,五十多年来对村里的变迁深有感触,据说由于家乡通安人民大力种植烤烟、石榴、早市果蔬等经济作物勤劳致富,通安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原有集镇建设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通安镇街道在保留老街的基础上,又大力新扩建新街市,使得通安的街道变得宽敞,高楼鳞次栉比,店铺林立,市场活跃,异常热闹,加之此地曾是1935年5月3—9日红军巧渡金沙江畔的红色通道上的小镇,如今通安已经成为川滇要道的红色旅游线路景点的繁华红色小镇,吸引着沿长征路而来带有游客,观赏巧渡金沙江毛主席及老一辈指挥红军渡江山洞遗址、中午山一把伞战场遗址、红军进驻通安成立贫农团遗址、召开四方街会议遗址,许多观光旅游者莫名而来,让通安这个小镇蓬荜生辉。ZT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花星桥没有重建,新桥改在下一段河上重建,原来的小桥——花星桥仍然没有拆除,继续保留着行使它青春不老的承载作用,继续供人们到田间以及上街用,默默奉献它应有的那一份力量,直至有一天不在为人们所用为止。ZT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桥在花星桥下行300米左右,新桥落成通车仪式正热热闹闹进行,嘉宾是全村村民,村长正在讲话:.....今天是建村三百多年来一个喜庆的日子,从此这座桥是通往富裕幸福之桥....…不等村长讲完,村民们都变成主持人,新桥替代了花星桥多好啊,桥面宽敞,行走安全,人们不再为子女上学的安危担心了,大家竞相说啊,唱啊!尽情地放飞着欢乐的情绪。ZT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我走上这座小桥,才感受到这座桥真实的价值,小桥在我心中顿时巍峨起来,在村民心目中是一座最美丽最壮观的桥,它承载着上百户几百人的百年梦想,承载着孩子们花色世界……ZT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桥上不时地传来欢庆桥路修通仪式的歌声:“一座座青山紧相连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哎 ,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 .....”这歌声不停地在新修的桥面上飘散开去......ZT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家乡通安故乡的花星桥,它承载着我童年的梦,如今我回到故乡,总要亲自去看看,很想在桥上下寻找回那时在此玩耍欢乐的梦,来到桥下大声疾呼几声,听听桥下面荡起的一阵阵回音,又再抚摸一下曾用小刀刻下的图案,眼前似乎浮现童年的玩伴一个个都来此集合,开始了桥下的玩沙引水工程的游戏,多美妙啊!这挂牵故乡而萌生的童年梦,愿它永存心间,快乐伴我至永远永远!ZT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作者简介:何宗林,彝族,1963年生,四川省会理市人,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会员,四川温江微篇文学协会会员,会理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网站、新媒体平台及报刊;有作品入选书刊,有作品参赛获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