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家乡话

作者:李学能 发布时间:2015-04-02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那一年我从家乡一所山区中学到城市里求学。临行的头一天晚上,妈妈一会收拾这样一会收拾那样,给我收拾一些该带的东西,手上总是忙个不停。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平时话并不算多的妈妈在给我收拾东西的同时,嘴也是一直唠叨个不停,总是叮嘱我到城里要注意这样那样,生怕说掉哪句话。而平时口若悬河,时不时还要说上几句歇后语或名言警句的父亲,这一晚他突然没有我拿到录取通知书以来的那份喜悦了,闷闷不乐地翘着二郎腿坐在板凳上闭目养神。等到妈妈把一切该给我准备的东西收拾就绪催促我睡觉时,父亲开口说:“你也算是长大了,《红灯记》里面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这次出去读书,我希望你好好学习,越走越远,不要仿我一样在城市混几年又跑回来。当然咯,不管走多远,不要忘了家乡的话,不要仿人家在外面混几年就把家乡的话忘的一干二净,回来一转,说话都南腔北调,让村里人说你土狗学着洋狗叫。”其实,我深知父亲是想让我一直记着自己的根。
 
  坦诚地讲,这些年我是操着家乡话一路走来的。尽管有时因为我说话带着家乡口音而遭到市井小人们的白眼,甚至说我是乡下人,但我并不在乎。其实,浓重的家乡口音,也无数次给我带来惊喜和欣慰。
 
  记得我参加工作那年,当时我们被分配在一个单位的14人一起到医院体检,由于在体检前的头一晚上,几个同学硬是要祝贺我被分配到比较理想的单位工作就灌了我不少的啤酒,又加之自己也有些紧张,体检时心速过快,医生问我老家在什么地方、家里有没有患心脏病的人等等,我用自己浓重的家乡话如实回答。当这位医生得知我是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时,非常热情地和我拉起家常,一再嘱咐我不要紧张,并告诉我他也是少数民族。不知不觉地过了一会再检查心速时,我的心率正常了。而我的有一个同学,体检时也是心速过快,医生询问他时,他带着调侃式的口吻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回答说:我是来自××坝区的大汉族……就那么几句话,这个医生就要求他去交费做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等到检查结果出来一切合格要请这个医生签字时,这位医生很不客气地告诫他:×××同志,你很快就要参加工作了,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不管你什么学校毕业,但还是要好好的学说话,再好好的查查中国有没有大汉族这个民族,因为我晓不得什么叫大汉族,当然,我晓得有个汉族,只是晓不得是不是你说的那个大汉族……
 
  记得有一年我到成都某大学学习,在课间休息时,我接听了一个电话,没想到,我刚挂电话,就有一个素不相识的先生快步走到我身旁问我,“你是云南人吧?”我说:是的。这位先生自我介绍说:“我也是云南人,现在重庆工作,老家是楚雄某某县某某村的。”我惊喜地说到,我也是这个村的。这位先生得知我与他是一个村的人也感到非常惊奇,后来我们干脆讲起了家乡话。在交谈中我才晓得,这位先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就分配到重庆从事研究工作,这次是来作学术报告的。他自从离开家乡后,由于所从事的研究项目属国家机密,所以没有回去过。我小的时候也曾听大人说起过他。
 
  还记得有一年我被抽调去参加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在村委会工作的那些日子,我有幸认识了许多不知姓氏名谁的农民朋友。他们先是把我当做领导,敬而远之。后来通过下村与村民开会,听我的口音,村民们就知道我肯定是个农村出来的少数民族干部……没想到我这个家乡口音浓重的干部在这里还真的排上了用场。尽管因方言不同,相互间用地方话答不上边,但情感上还真的拉近了许多。村民们还真的不排斥我,还真的把我当自家人看,有什么话还愿意跟我讲,有事无事还喜欢跟我吹上几句。我们工作队安排下去的事,各村都能按要求、按时去完成。
 
  在外求学、工作这么多年,我学习过英语,走过一些地方,适应了在正式场合讲普通话,也与城市的文明、进步融为一体。尽管我没有实现父亲 “希望你越走越远”的嘱咐,但父亲 “不要忘了家乡的话”的要求,我做到了。从我身边发生的这几件事让我顿悟,不论是任何地方、任何民族的家乡话都代表着一种文明和质朴,它是最纯真、最善良、最亲切、甚至是最值得尊重、最值得信任的,它是无法涂改或造假的永久名片,它对人、对己、对事业、对工作都有益无害。
 
  (作者:李学能(彝族) 单位:楚雄州直机关工委)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相关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