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采风于花海

作者:杨正毅 发布时间:2016-03-20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正值春初,有幸参加米易县文联组织的“三花”节采风活动。不仅欣赏了万亩油菜花桃花梨花的精美花海,还结识了藏龙卧虎才华横溢的本土文人与艺人。普威镇的油菜花、梨花,撒莲镇海塔村的桃花、李花让人流连忘返,记忆犹新。
 
  清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19人的采风队伍在文联副主席马联芬的带领下,从县城出发向令人向往已久的普威行进。车行至规模宏大的晃桥水库,远远就闻到了桃花、梨花的香味。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大家心情都豁然开朗。公路边发现了零星的桃花,车越向上行驶桃花就越来越多。好几年没看过桃花了,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红色的桃花让横山的大山美丽无比,优美的景色让车内的文人艺人“骚动”起来,大家纷纷拿起相机、手机拍照。远山、村庄与桃花倒影在纯洁清凉的晃桥水里,让平静的晃桥水库不再是枯燥无味,给水增添了美的色素与灵性。瓦厂村的公路两旁刚枯萎的樱桃花映衬着刚开放红色的桃花,让桃花更加美丽鲜艳。泉水的叮咚声与松涛的呼呼声在耳旁交替响起,好似给我们采风队伍伴奏着优美的欢迎曲。车翻过百凹梁子,美丽漂亮的普威盆地尽收眼底,“一览众山小”多年不见的普威彝寨还是依然美丽。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森林、黄色的油菜花、白色的梨花环抱着一个个漂亮的村庄,新建的一栋栋美丽漂亮的别墅撒布在普威盆地每个角落,好似普威古镇换上了现代漂亮的“服装”,漂亮的“服装”让千年古镇年轻起来,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远眺高高的白坡上,直耸云霄,原始林海风景如画。NB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B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车行至普威街道,看见街道两旁的高楼“穿”着古色古香的“服装”,仿佛让我们有种步入古街的感觉。漂亮的彝族服装扮亮了整条普威街道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漂亮的阿咪子(姑娘)赢得了不少游客的回头率。有些汉族游客还赞叹道:“美极了”!“太漂亮啦”!不知他们赞叹的是阿咪子苗条的身材、漂亮的脸蛋,还是漂亮的彝族服装,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吧?远方的游客穿梭于普威街道,和普威本地的彝族人与汉人讨价还价购买旅游纪念品与土特产。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让繁华的普威街更加繁荣漂亮。
 
  看油菜花,就到龙滩村。万亩油菜花全开了,金黄色的一片。从景区入口处向西番村方向望去,一望无际的田野都开满了金色的油菜花。规模之壮观,太漂亮了,我没法寻找到优美的词语来形容它的美。游客们在景观大道上欣赏着两旁美丽的油菜花。有些游客还步入油菜地照相留念。随行的几位摄影家拿出相机照漂亮的美景、照自己的伙伴、照游客。一幅幅美景“滞留”在胶片里。看见这么美的风景,文人艺人们还在无动于衷吗?美丽的风景唤醒了文人们沉睡已久的写作灵感。刘金柱、孔德遵两位诗人发疯般的构思着诗句,时而疯狂、时而冷静、时而感叹。我也用数码相机不停地拍着眼前的美景。远处的村庄、近处的油菜花、游客的笑脸、蜜蜂采蜜等镜头让我不停息的抓拍着。置身于花海,金黄色的油菜花美景让我们忘记了时间。“10点半了,该到水井湾看梨花、海塔看桃花了”不知是哪位随行的提醒,才让大家从做梦一般的美景中想起今天的又一任务还要到水井湾看梨花、撒莲镇海塔村看桃花。
 
  水井湾的梨花还没有完全盛开。大家有点扫兴。
 
  车行驶在去海塔的公路上。远远就看见彝族寨子旁一片片盛开的李花。一颗颗、一片片,白色的李花点缀着彝寨得春天。鸟儿在松林里呼朋引伴,忙碌的彝族人在希望的田野里耕耘着。
 
  海塔村到了。远山下一片片红色的桃花映入眼帘。为了满足摄影师们照相的欲望,大家在车上等,他们下车拍照。四周松林环抱下的海塔用笑脸迎接着远方的游客。松林环抱着桃林、桃林环抱着樱桃林、樱桃林环抱着一个个漂亮的小别墅。被叫作“月牙海”的海塔水库养育着一代代勤劳善良的海塔人。万亩桃林樱桃林让海塔村民早已步入小康。小小的海塔村街道干净整洁、学校、卫生室漂亮大方。每家院子里养着名贵的家花与不知名的野花,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小花让一个个农家小院花香四溢漂亮至极。曾家小院里,主人忙禄着为客人准备饭菜,我们采摘着水灵灵的黄色的枇杷品尝着,酸酸的、甜甜的让人吃了一颗还想吃第二颗。女随行们说:没有打农药的天然的枇杷就好吃。主人热情的说:“只要喜欢吃,就随便吃”。开饭啦!蘑菇炖土鸡、火腿、香肠、海塔鱼、酥肉、豆腐、青菜等一盘盘香喷喷的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大家食欲大开。人人都在议论:农家菜是绿色食品,好吃又便宜,哪像县城那些“农家乐”特贵又难吃。大家吃得差不多了。柴发俊老师提议大家喝点酒这样好作诗。大家品着农家的小灶酒,开始建议几位诗人给大家即兴作诗。诗人刘金柱以“采风”为题,抛砖引玉,把早已构思在脑海里写在手机上的诗朗诵出来让大家分享。青年诗人孔德遵不甘落后,马上作了一首古体诗与一首现代诗来作兴。连书法家万敏涛与柴发俊也作了打油诗与大家共享。一首首佳作让主人与不熟悉游客也不停的鼓掌。马主席提议大家回县城后把自己的作品投给《安宁河》编辑,大力宣传米易美景与风土人情。
 
  非常有意义的采风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可几回梦里还梦见金色的油菜花、红色的桃花。只有等待来年的春天又到普威海塔欣赏美景。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