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书苑 Library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苑 > 书讯动态

李祥林“人类学视野中羌族民间文化研究”著作目录、前言、后记

作者:李祥林 发布时间:2024-01-18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书名: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羌族民间文化研究
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李祥林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字数:412千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印张:25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SBN:978-7-5203-3014-5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版次:2018年8月第1版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成果标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0YJA850023)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成果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1.jpg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白石象征与族群代码

第一节  族群识别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族群信仰的象征表达

第三节  族群身份的婉转叙事

第二章  圣树崇拜与传统习俗

第一节  祭神仪式及民间习俗

第二节  圣树崇拜与神话传说

第三节  生存环境和周边观照

第三章  地震唤犬与古老信仰

第一节  从释比地震唤犬说起

第二节  中华犬信仰历史考察

第三节  羌民的灵犬信仰管窥

第四章  民间禁忌与生态意识

第一节  年货节的野味及其他

第二节  古老故事和民间禁忌

第三节  “小传统”作用不小

第五章  女神故事与集体记忆

第一节  救苦救难的伟大女神

第二节  来自天宫的尔玛祖先

第三节  相关传说及民情风俗

第六章  先祖敬奉与华夏认同

第一节  大禹崇拜和地方知识

第二节  口头遗产及多样表达

第三节  族群叙事与华夏认同

第七章  族群表述与文化寻根

第一节  羌城神庙及根基寻求

第二节  认同选择与历史追述

第三节  文明意识和文字想象

第八章  释比名实及生存现状

第一节  称释比为端公之辨析

第二节  释比之名的词语考察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羌释比

第九章  皮鼓传说及超凡底蕴

第一节  从圣到俗的羊皮鼓舞

第二节  羊皮鼓制作用材探秘

第三节  羊皮鼓来历故事透视

第十章  神奇经典与文化遗产

第一节  羌人的“百科全书”

第二节  奇异图经“刷勒日”

第三节  神秘“天书”谁能识

第十一章  释比诵经与仪式戏剧

第一节 主流视野之外的羌戏

第二节 释比法事和仪式戏剧

第三节 本体识别及学术反思

第十二章  唱灯跳灯及文化交融

第一节 民间花灯在北川羌区

第二节 岷江上游的唱灯跳灯

第三节 灯俗民艺的多面考察

第十三章  民族歌舞及多面观照

第一节 地震之后的频繁亮相

第二节 艺术学视角下的歌舞

第三节 歌舞不止是“艺术”

第十四章  民艺符号及原型透视

第一节 从羌绣“卐”字说起

第二节 古老的人类文化符号

第三节 原型内涵的文化解读

第十五章  地方饮食及名称译介

第一节 洋芋也能做“糍粑”

第二节 族群情感和地方美食

第三节 此食英译的是是非非

第十六章  世俗场域和神圣空间

第一节 彰显族群特色的民居

第二节 作为世俗场域的碉房

第三节 表征神圣空间的建筑

第十七章  节日文化和当代展演

第一节 年节展演与地方诉求

第二节 节日打造和族群意识

第三节 古老习俗及当代传衍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不可忽视的“小传统”

二  村寨仪式中身体展演的神圣艺术

三  藏羌彝走廊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记


image003.jpg

前言

在多民族共同生活的中国,青藏高原东南缘、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如今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地。羌人有语言无文字,2008年突如其来的“5·12”大地震使众多羌民遇难的同时也使羌族文化遭到“毁灭性的打击”[1] ,损失惨重,令人痛心。作为“地方性知识”,羌族有丰富的口述传统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关注和认真研究。在此以口头为传播渠道、以民间为存活场域的文化遗产中,积淀着羌人的历史,结晶着羌人的信仰,凝聚着羌人的情感,寄寓着羌人的生命。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心动,引我们神往,也令我们敬重。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世纪80年代,童恩正从考古学角度曾提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观点,他通过分析中国从东北到西南至青藏的器物、墓葬、建筑遗迹等考古材料,发现在此区域存在诸多很难用“耦合”来解释的明显相似的文化因素,认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在我国东北沿蒙古高原至西南存在这样一条构成华夏边缘的地带,对之的研究能增进我们对古代边地民族之间关系的理解[2] ;在此文化传播带上,从中国西北到西南的一段正是费孝通所提出的“藏彝走廊”的地理范围,对此蜀中学者李绍明在文章中亦多有阐释[3] ;“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提出并屡加强调的,到2011年又有“藏羌彝走廊”概念出现并渐为今人沿用[4]。总的说来,无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还是“藏彝走廊”乃至“藏羌彝走廊”,都不可忽视对族源古老的“羌”的研究,这在目前学界是有共识的。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5.jpg

参加羌文化生态保护建设座谈会

关于羌族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田野材料搜集、相关学科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民国时期陶然士、葛维汉、黎光明、胡鉴民、庄学本、马长寿等国内外学者的调查及著作,是学界熟悉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书籍,有20世纪十大文艺集成志书以及《羌族史》、《羌族源流探索》、《羌族社会历史调查》、《羌语简志》、《羌族文学史》、《羌族民间故事集》、《羌族民间叙事诗》、《羌族释比文化探秘》、《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羌族卷》,还有新世纪以及“5·12”地震后出版的《羌族词典》、《羌族习惯法》、《羌族释比经典》、《羌族口头遗产集成》、《羌族释比文化研究》、《羌族教育发展史》、《中国羌族二声部民歌研究》、《川西北藏族羌族社会调查》、《民主改革与四川羌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濒危羌文化》、《川西北羌藏民俗文化图集》、《羌族文化传承人纪实录》,等等。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研究中国西部民族迁徙走廊上源远流长的羌族文化,除了实证性描述也需要理论性阐释,除了局部对象考察也需要整体学术透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实事求是地讲,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人们在这两方面所下功夫并不均衡,薄弱方面期待更多关注和投入。当今也有《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这样的著作为学界所熟悉,其在运用人类学理论及方法研究羌人的“历史心性”等方面别具心得,给人启示。关于该书用力点,如作者在大陆版序中所言:“本书更大的研究企图是透过羌族之历史,说明华夏(自觉的)西部族群边界变迁,以及如何贡献于近代中华民族之形成”。又云:“在本书历史篇中,我所重建的华夏边缘观点之羌族史是一个两面刃;它解释华夏西方族群边缘的变迁,也解释自觉的羌族形成之历史过程。[5]” 由台湾学者撰写的这部著作,2003年问世于海峡对岸,大陆版见于2008年,其中汇聚着作者此前赴川西北羌区考察和研究的心得。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7.jpg

与孙宏开先生在嘉峪关举行的学术会议上

较之海内外已有羌学研究成果,我这本书的用力点是在羌族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在借鉴前贤及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本书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这个特别的视点切入,立足人文关怀,着眼灾后重建现实,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结合田野走访材料和相关学科理论,不仅仅是对其作资料搜集和现象描述,而是把重心放在对川西北地区羌族民俗文化与族群生活进行文化人类学的整体审视和深层解读,既从民俗事象探视族群意识,又从族群意识解读民俗事象,在两方面结合中以期对羌族文化有较深入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本课题研究紧扣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结合多民族文化语境,就中国羌族文化研究奉上新的思考和心得,既为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地方文化发展提供学术参考,也旨在深化我们对国情的认识。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化人类学关于社会文化,有“大传统”和“小传统”区分之说[6]。一般说来,前者代表上层、主流,其存在及传播主要依靠文字书写、学校教育等;后者代表下层、民众,主要通过口传的生活实践传衍。在社会结构体中,“大传统”往往主导现实文化方向,“小传统”则提供社会文化基础。羌族有语言无文字,作为其族群生活实践的民俗文化发达,内涵极其丰厚。研究羌族民间“小传统”这活态个案,从更广泛意义讲,也意在提请主流官方更认真地对待中华大地上诸如此类文化,深入认识民间社会和民间心理,从而更妥善地处理“大”、“小”传统之间关系,促进今日中国和谐社会建设。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9.jpg

去贺兰山访原始岩画

当今时代,被誉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被人们看好。“5·12”汶川地震之后,《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也把旅游业作为四川灾后重建主导产业,受到上上下下重视。发展旅游不可忽视地方文化资源,尤其是对地处高山深谷中的川西北羌区来说。本课题把重点放在对羌族民俗文化与族群生活的深入探究和学理阐释上,其对羌族民间文化的事象梳理、价值发掘和意义揭示,亦可为地方合理利用该资源进行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参考。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人类学视角综合研究羌族民间文化,迄今国内未见有与本课题相同之书。立足学术前沿,本课题结合“5·12”地震后羌区文化现状,借助当代人类学、民俗学理论及方法,以“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为对象,尤其注重对羌族民间文化底蕴的透视和阐释,努力在“言人所已言”的基础上“发人所未发”。研究方法上,将理论阐释与田野考察结合、口述材料与书面文献结合、过去历史与今日现实结合、个案审视与整体观照结合。研究对象的把握和资料获取的途径包括文献查阅和田野走访,与此同时,注重文化人类学所倡导的跨学科知识及方法的运用,由此展开自己的理论思考和学术分析。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11.jpg

与羌族友人们在茂县中国羌城

作为本课题目标的“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研究,既是从民俗事象透视族群生活,又是从族群生活悟解民俗事象;既涉及民俗符号在族群表达中的运用,又涉及族群意识在民俗符号中的积淀;既考察族群表达中显露的民俗信息,又考察民俗呈现中传递的族群意识,等等。所谓民俗,无非是指群体所创造、享用并且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归根结底,民俗是族群生活的实践,民俗事象关联着族群意识,它标示着族群特征,表达着族群心理,凝结着族群智慧,体现着族群意志,服从着族群需要,因此,无论脱离族群生活、族群表达去研究民俗事象,还是脱离民俗事象、民俗呈现去考察族群生活,都是不可思议的。羌族有语言无文字,作为其族群生活实践的口头文学及民间文化颇为发达,值得学界深入研究。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考察学科史可知,传统民俗学注重从事象研究民俗,当代民俗学提出从表演研究民俗,于是有所谓“文本中心观”和“表演中心观”的分野。对于两种治学取向,人们见仁见智,认识不一,而在我看来,两者之间其实不存在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问题,因为它们各有其用力的角度和方向,在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上也是各有所长,无法相互替代。既然如此,无论事象研究还是表演研究,二者与其说是对立的不如说是互补的,倘若将二者结合起来,恰好可以完善我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整体性审视和把握。本课题结合民俗呈现与族群表达的羌族文化研究,正有兼顾两者的意思。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13.jpg

走访汶川龙溪阿尔村巴夺寨

基于以上题旨,围绕“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这中心,本课题分章展开的内容包括先祖敬奉、女神传说、白石象征、圣树崇拜、古老经典、仪式戏剧、民族歌舞、民艺符号、民居建筑、节日文化等十多个子题,涉及的学理话题有口头传统、神话母题、民间信仰、族群意识、集体记忆、地方知识、文化遗产、文化展演等。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四川自古是中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重要省份。本课题通过对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的双向观照,力求从民间文化角度对羌族这一族群个案进行深入发掘和学术阐释,以推进对多民族中国及其文化的认识和把握,并为本土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提供有现实意义的学术参考。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课题研究的新意或可从上述得以窥豹,当然,任何所谓“新”都不过是相对的。实实在在地讲,眼下成书的这课题成果若真能为中国羌文化研究提供一些不同于往常的东西,或者能为学界同仁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笔者也就很满足了。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访羌族地区,对羌族文化的留意,在我已有多年。2002年9月,省人大及主管部门邀请文化、科技界的专家学者赴岷江上游调研民族民间文化,本人应邀参与。这次,相继走访了阿坝州的九寨沟县、松潘县、茂县、理县和汶川县。事后,经过集体讨论,由我执笔撰写出逾万字的《岷江上游民族民间文化考察报告》,上报给省委、省政府后,“为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了参考的依据”[7]这篇调研报告,对于羌族的语言、服饰、刺绣、建筑、歌舞、戏剧等民间文化的抢救和保护问题多有论述。此外,作为傩文化研究成果,国内出版过两部省级傩戏专志,这就是《湖南傩戏志》和《四川傩戏志》,后书于2004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1998年底,四川省傩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在成都召开,该书编纂之事在与会代表建议下形成一致意见,上报给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后得到批准,被视为“《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篡工作的延伸与继续”。本人作为编委会成员、编辑部副主任,参与了《四川傩戏志》的编撰及统稿。该书“剧种”部分收录了包括少数民族戏剧的27个傩戏种类,第三即是羌族“释比戏”。书中还在“剧目”、“表演”、“音乐”、“陈设造型”、“演出习俗”、“轶闻传说”等部分收入了有关羌族民间戏剧文化的内容,力求在有限篇幅内多为读者提供相关信息。“5·12”地震前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2007)是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而经我建议并且组稿、统稿,此书中亦有了关于四川地区藏戏和羌戏的篇章。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15.jpg

在非遗传承人培训班上做羌族羊皮鼓舞讲座后

网络方面,这些年来本人撰写的羌文化研究文章,亦见于“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民俗学网”、“中国社会学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羌族文化信息网”、“北京文艺网”、“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网”、“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四川社会科学在线”、“中国傩文化网”、“戏剧研究网”、“传播学论坛”、“中国羌族网”、“西羌第一博”、“百度文库”、“羌岷网”、“豆丁网”、“国学网”,等等。2009年,在《中外文化与文论》(CSSCI集刊)上,笔者曾主持学术专栏“汶川地震与文化遗产保护”。此外,应有关方面邀请,本人参与课题调研及书籍撰写的还有《四川黑水河流域民间歌舞——卡斯达温》(2007)、《羌族文化传承人纪实录》(2012),等等。这些文章和书籍,亦得到学界同仁关注与认可。2013年5月10—12日,赴茂县参加该县与阿坝师专联合举办的“羌文化传承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我在提交的文章之外,又以“众人拾柴火焰高”为题就羌文化研究发表了感言。在发言中,我讲了三点:首先,感谢县、校合作并邀请各方代表举办这次会议,期待在多方协作中对羌文化研究有新的推进;其次,呼吁羌文化研究要“众人拾柴”,希望进而打破地域、专业、人员的界隔,强化彼此联系,共谋更大发展;第三,祝愿羌文化研究“火焰更高”,既挖掘古老传统又关注当下现实,既做好资料搜集又提升理论研究,走出地震心态,建立长效机制[8]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中国西部“藏羌彝走廊”上,在多民族共居的四川,有邻近西藏的第二大藏区,有中华版图上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更是当今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这里是著名的藏彝文明、氐羌文化大走廊,在青藏高原东缘这条地貌复杂多样但文化底蕴丰厚的民族走廊上,世世代代栖息着汉、藏、彝、羌、苗、回、土家、傈僳、纳西等民族,他们以智慧和双手书写着自我历史,创造着灿烂文明,影响着中国社会。因此,立足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从人类学“小传统”视角切入对源远流长的“羌”的文化研究,对于认识和把握多民族中国的族群历史和族群现实、族群发展与族群交往,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记

2013年岁末,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时间,“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的羌族民间文化研究”这课题在三年内准时完成了。放下电脑键盘,看着结题书稿,心中稍稍有种轻松感。当然,我对羌族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既不是由此课题开始也不是以此课题为终点。实事求是地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不过是我研究羌文化的整个行程中一个阶段的总结而已。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2008年到2013年,羌族聚居的川西北地区遭受了极其惨痛的“5·12”大地震劫难,随后在国家政府关怀和社会各界援助下又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五年灾后重建。如今,羌区的城镇、村寨、道路等硬件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羌区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从事学术研究之人,我不过是众多对本土民族民间文化怀有由衷敬意的关注者中的一员,今能以一己之力为羌文化研究添砖加瓦,这让我感到荣幸。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17.jpg

在海峡两岸非遗保护交流会上讲羌族文化

关注中国西南民族文化,尤其是研究藏羌文化,在笔者工作的四川大学有不可谓不深厚的基础和传统。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相继有胡鉴民、任乃强、冯汉骥、钱安靖、冉光荣等学者先后步入川西北地区进行羌族文化调查研究,他们留下的成果至今仍为留心羌文化者所必读。今天,作为后学的我正是一方面沿着前辈的足迹,一方面着眼当下的现实,继续着对羌区的走访,希望以自己的研究为多民族中国的羌文化的抢救、保护、发扬尽绵薄之力。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中把历年来有关羌文化的书籍及资料作了较详细的列举,一方面意在说明我在文献搜集把握方面所下的功夫,一方面也便于读者将本课题成果与现有出版物(或内部或公开)进行比较和评判,同时也为有心从事相关研究的朋友提供一份参考。至于各种报刊及网络上发表的单篇文章,数量不少(尤其是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之后),若是逐一列出甚占篇幅也显得较琐碎,此处暂且省略了,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对报刊乃至网络登载的羌学研究成果未予关注。关于这点,还请读者多多谅解。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19.jpg

在韩国延世大学就羌族文化作学术讲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金为我赴羌族地区考察提供了及时的、可贵的资助。数年下来,结合所见所闻所思,东奔西走的我写下了20多万字走访笔记,拍摄了数千张活生生的现场图片(本书中随文插入200多幅),还有若干录音录像资料,从而为我完成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实在的田野基础。由于行文方式有别,这些田野笔记无法以直接方式全部纳入以研究性和学理性论述为主的本课题书稿中,便另行安排,将其整理之后以《城镇村寨和民俗符号——羌文化走访笔记》作为书名于2014年4月由巴蜀书社出版(有照片160多幅作为配图),我想这也符合当今学术界所提倡的“不浪费的人类学”之理念吧。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书是以上述课题为基础形成的,章节内容有所增加和充实。“附录”收入的三篇文章,跟本课题研究或多或少相关,可供读者参考。2013年底上报给国家教育部的本课题书稿共15章,经过专家评审于2014年3月结项(结项证书编号:2014JXZ0653),有25万字左右。课题虽已结项,但我走访羌族地区的脚步并未停止,对于羌族文化的研究还在继续,这方面的研究文字仍在撰写,因为我原本就不是为了申报课题而做此研究的。结合田野走访和文献阅读中的感受和思考,我将随后撰写的“族群表述与文化寻根”、“地方饮食及译介问题”等也放入本书中。自然而然,对于先前写就的本书各章,亦结合所见、所闻、所思,补入了若干新信息和新内容;书中各章的配图,亦随之做了补充、调整和完善。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21.jpg

笔者走访、研究羌族文化的另一本书

“我是羌文化的学习者”,这是我对自己的定位。平时,我在课堂上常常提醒研究生们,到民族地区做田野调查的我们是民族文化的学习者,当地文化持有者始终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务必虚心学习。“实话实说,走访羌族地区,结交羌族朋友,见识羌族风情,学习羌族文化,开阔了我的眼界,滋润了我的心灵,也加深着我对多民族中国文化以及多民族四川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使多年留心民族文化并研究民族文化的我受益多多。”2017年4月30日,应邀来茂县在羌寨避暑山庄参加阿坝州羌学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时,我有此发言。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感谢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对我完成该项目的资助,感谢四川大学为我完成此课题和出版本书所给予的支持,感谢社会各界朋友为我赴少数民族地区做田野考察所提供的方便,尤其是要感谢多年来我在这些地区走访过的地方和人们。此外,书中有些图片亦得到友人慷慨支持(均随文注明),也是要诚心诚意道谢的。说句心里话,多年来若是没有这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我在羌区的走访调查和对羌文化课题的研究都无从谈起。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7年秋于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23.jpg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简介

李祥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学大戏·小戏”编纂出版专家组成员,治学涉及文艺美学与戏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在海内外发表过逾百篇学术论文,出版的个人学术著作有《中华多民族美学研究》(2023)、《神话·民俗·性别·美学——中国文化的多面考察与深层识读》(2015)、《女娲神话及信仰的考察和研究》(2018)、《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羌族民间文化研究》(2018)、《尔玛人的艺术——中国羌戏研究》(2023)、《中国戏曲的多维审视和当代思考》(2010)、《戏曲文化中的性别研究与原型分析》(2006)、《元曲索隐》(2003)、《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顾恺之》(2004)、《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齐白石》(2003)等10多种。Xq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注释:
[1] 冯骥才:《羌去何处》(代序),见《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
[2] 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载《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3] 李绍明:《西南丝绸之路与民族走廊》,载《中国西南的古代交通与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藏彝走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
[4] 张曦:《藏羌彝走廊的研究路径》,《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
[5]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新版自序,中华书局2008年版。
[6] 相关论述,请参阅《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美国]罗伯特·芮德菲尔德著,王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7]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事记》,《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
[8] 李祥林:《城镇村寨和民俗符号——羌文化走访笔记》,巴蜀书社2014年版,第213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