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书苑 Library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苑 > 书讯动态

民族史研究的生态转向——评《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

作者:​向俊丞 发布时间:2021-10-03 原出处:​精一文化传播与研究中心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image.png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环境史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史学分支,史学从业者积极探索环境史学科的范式,不断延展环境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西南地区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边疆特色,方国瑜、马长寿等民族史学家创作的丰硕成果,为民族史研究的生态转向打下了坚实基础。刘荣昆《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北京: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20年)一书从物质、信仰、制度等层面考察了彝族森林文化,指出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该书论证充分、理论新颖,是一部综合了民族史和环境史双重视角的力作。依笔者之见,可从三个不同维度把握此书主题,分别是“生态与生计的双向互动”、“神山森林体系的建构”、“自然与人的生态导向”。现对此三个主题试加评论,以就教于作者与学界。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生态与生计的双向互动

彝族广泛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各个分支均生活在西南山区,森林在彝族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民族学的视角看,彝族属于典型的林域民族,“森林文化是林域民族的母体文化。”(第26页)彝族森林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森林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独特性,刘荣昆指出“民族森林文化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利用森林资源的内容、方式及管理森林的方式会有差异。”(第25页)彝族森林文化的独特性产生于彝族特有的民族生境。彝族村寨往往建在有森林的地方,森林为彝族民众提供了生存资源和生态屏障,彝族的生产生活均以森林为依托展开。在《毕摩经》《阿细的先基》等彝族典籍中,就有着彝族先民利用和保护森林的记载。彝族森林文化注重生态与生计的双向互动,一方面,彝族民众的饮食、房屋、服饰、娱乐等均取材于林;另一方面,彝族人民也创造了小区域转场放牧、错位利用草场资源等可持续生产方式。彝族在日常生活中发明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均实现了“功能性追求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统一。(第136页)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神山森林体系的建构

神山森林体系的构建为彝族森林文化的经久不衰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彝族敬重森林,在原始宗教信仰和人生礼俗等方面融入了众多的森林元素。“彝族对森林的维护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植树造林、神山森林体系、护林机制”(第201页)其中,神山森林体系属于信仰的范畴,包括神山崇拜、神林崇拜、神树崇拜等多个层面。经过长期的层累建构,神山森林体系成为了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从民族起源,到婚丧嫁娶、生产生活等,均可运用神山森林体系予以阐释。神山森林体系对彝族社会的作用主要在精神层面,表现在民俗、文学、哲学三个方面,在神山、山树、深林三位一体的精神崇拜的基础上,出现了“以森林相关的文字、词语以及文学作品中对森林环境的运用及对森林、树木的描摹”,最终升华处“从森林中体悟处的人生态度、处事观念等”哲学层面的思考。(第17页)神山森林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信仰体系,它的内涵、地位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改变。刘荣昆在论述传统彝族社会的森林文化同时,注意到工业时代以来神山森林体系的淡化和遗存,是该书一大亮点。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自然与人的生态导向

造林护林机制的建立使得森林得以有效维护,护林机制的目的在于“遏制人们破坏森林的行为”。(第201页)神山森林体系侧重于精神侧面的约束,造林护林机制侧重于制度侧面的监督,二者相互独立、交相发力,“最终都以林人共生为旨归。”(第201页)所谓林人共生,即用林与护林兼容,森林得以保存,彝族得以生存的格局。林人共生的核心内涵在于“共”,相比于“和谐相处”,“共生”确切的表达了自然与人的双向互动,强调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非人为要素具有“回馈”机制。森林与人的关系类似于瘟疫与人的关系,“人类宿主和病原体之间在经历了许多世代,以及数量客观的族群的长期相互调适后,会产生一种能让双方共容共存的相互适应模式。”((美)威廉·麦克尼尔著,余新忠、毕会成译:《瘟疫与人》,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彝族等山地民族和森林之间也有着一个漫长的相互调适的过程,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生存智慧和森林文化。刘荣昆认为“自然并非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有决定意义,而这种决定意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第333页)林人共生是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林人共生的生态理念从森林文化的视角回应了生态史观。“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始终处在于自然不停地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之中,须臾不可分离。反过来,外界的自然,又于包括人在内的地球生态圈的活动息息相关。”(夏明方:《生态史观发凡——从沟口雄三看史学的生态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换而言之,人是自然,自然亦是人。彝族森林文化中多有对森林的拟人隐喻,人是森林,森林亦是人。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林人共生》一书史料丰富、理论新颖,不乏创新之处:其一,在注重彝族森林文化的整体性的同时,把握了彝族各分布区森林文化的差异性;其二,从环境史的视角回应了方国瑜先生的“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史观;其三,从森林文化的视角,阐释了自然与人的共生关系,回应了“生态史观”。彝族森林文化研究,或可从以下角度继续深入探究:一是彝族森林文化与其它南方山地民族的对比研究;二是改土归流以降移民社会的生态观念与彝族本土生态知识的互动。总之,该书系统地阐释了彝族森林文化,是一部兼顾民族史和环境史研究范式的佳作。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书简介:《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

作者:刘荣昆 著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书名: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集团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版时间:2020-07-01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简介:刘荣昆,男,云南富源人,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指导老师。贵州省史学会理事、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生态文化、民族森林文化方面,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森林文化研究”,主持完成省教育厅项目2项,主持在研省教育厅项目1项。出版学术著作两部,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华文化论坛》《林业经济》《林业经济问题》《广西社会科学》《农业考古》《环境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内容简介:生态问题是目前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基于森林在生态中的重要位置,研究生态问题有必要以森林为切入点。彝族的生存发展与森林有着密切关联,彝族在认识、利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林人共生关系中林处于主要地位,有林才能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森林的认知体系以及利用森林的技术体系,其间贯穿“用林——护林——用林”的逻辑脉络。林人共生的生态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显得弥足珍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录

导论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章 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节 森林及森林文化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定义及生境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章 彝族森林利用及生态观念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节 生计活动对森林的利用及生态观念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节 人居方式的森林诉求及生态观念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节 服饰用林及生态观念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章 彝族森林崇拜及生态伦理观念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节 原始宗教中彝族对森林的认知和崇敬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节 人生礼俗中的人林同构观念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章 彝族对森林的多途维护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节 植树造林以固森林之本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护林功能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节 保护森林的制度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五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特质及内在价值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节 彝族森林文化林人共生的特质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区域性差异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节 森林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节 彝族森林文化对于保护森林的价值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六章 彝族森林及森林文化的变迁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节 彝族地区森林变迁及其动因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变迁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七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现实意义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节 林人共生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在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节 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记J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作者介绍:向俊丞,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是明清史、灾荒史。
原载:精一文化传播与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原媒体:整理、编辑:熊彭宇 魏清高;编辑:宫贺;审校:缪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