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艺 Culture and Ar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工艺美术 > 名家追踪

南华当代书画家传略

作者:​普显宏 发布时间:2024-03-19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书法,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南华县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一百多年前,在镇南文艺界就流传着“郭梅夏字”的说法,意思是郭燮熙的梅花,夏育荷的书法,为镇南画苑翰园之魁!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nhua0211206213135.jpg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夏育荷(1866——1931)字莲溪,南华县沙桥街人氏,幼年就读于沙桥凤山书院,勤习名家书法。乡试及第后,于光绪丁酉年(即1897年)京试中“拔贡”,曾任云南省盘溪县知县,即现在的玉溪市华宁县盘溪镇当县长。做官之余,夏工于书法,以王羲之、王献之笔法为主体,兼取柳宗元、赵孟頫之长,其笔锋柔和圆滑,笔力刚健秀挺,自成一体,别具一格。“既有苏东坡大江东去之势,又有柳永晓风残月之姿”。在盘溪为官或客居省城时,慕名求字者甚多。后来辞官回南华后,乡人亦以获一帧书法为荣。凡求字者,夏皆不收钱,也不计来人身份贵贱,均给予满足,故其书法作品在民间广泛流传,远至京、津、沪港等地,其中不泛外籍人士重金收购者。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夏育荷晚年擅长柳体书法,曾为上海商务印书局写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白底黑字手贴印售全国,一时引起轰动,远近闻名,被人们誉为“夏字”。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郭燮熙(1868——1943),字理初,晚年自号“梅花老人”,镇南(今南华)龙川镇西街人。16岁通过童生试,19岁中举人。曾参加云南“重九起义”及投身“护国运动”,历任鲁甸、盐丰知县,编纂《盐丰县志》《镇南县志》和《云南光复纪要》等。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郭燮熙自幼嗜绘花卉,尤爱画梅,其所绘梅花枝干清瘦骨立,花瓣着墨不多,零落数朵缀于枝上,疏淡清雅,其傲雪凌霜之意境跃然纸上。画面题书意深句美,情景交融,书法挺秀刚劲有力。人们评价郭燮熙的墨梅“万花香雪海,一树彩云天”,一时在滇省画坛声名鹊起,求画者接踵而至,他或赠之,或日以一幅换四块银元,或日以四幅换十块银元。郭燮熙的墨梅曾受到著名画家徐悲鸿的赞赏,是云南历史文化名人的代表。2018年1月,郭燮熙的19幅墨梅在昆明、大理、鹤庆等地的文化馆巡展,最后于2018年1月28日(星期日)13:30在昆明市连云宾馆12号楼拍卖。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古英雄出少年!有趣的是,夏育荷和郭燮熙小时候在南华读书时就是同窗好友,当年两人一起进京赶考,途中旅资告急,夏育荷就靠一手好书法卖字筹资,以补生活之需。后来两人都当了知县,在做官之余,在书画艺术上各自取得成就,郭燮熙以画墨梅出名,夏育荷则以书法传世,当年可谓少年才俊。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徐久野(1862——1933)名汝恒,字久野,晚年自号“久野居士”,镇南(南华)龙川镇上雨天村人。其父徐时雨,又名雨峰,才识渊博,书画俱佳,曾任通海知州、谘议等职,至今在玉溪通海秀山清凉台长廊留有楹联:几度登临畅谈风月偿夙愿;三生有幸重与湖山结胜缘。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徐久野自幼随父居住在省城昆明,师承其父,善于绘画,笔墨精妙,曾在云南省立第一中学、第一师范、路政学堂任图画教员。1907年,徐久野父亲染疾在昆明就医,久卧病榻思念故乡之情日深。徐久野为了让父亲安心养病,就在翠湖畔一栋名叫“一丘田”的宅院内开设“菱湖画舫”,摹描《镇南州志》所载十八景,装订成册,名《南州胜景图》,供父亲卧赏。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19年,徐久野应画界同仁、省城各校校长“用广其传”之请,将《南州胜景图》印制成册,由袁嘉谷题写书名,赵藩作序,由赵鹤清、周钟岳、由云龙、郭延年等名家按图配诗,甘德炳为之作跋,集诗、书、画于一册。一时在“三迤”流传甚广,传为佳话。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张祖荫(1880——1942),字槐三,南华县龙川镇张和屯人。1911年参加“重九起义”,官至昆明市市长。做官之余酷爱书法,擅长写板桥体。1931年为昆明筇竹寺华严阁撰书过一副楹联:跃蓝若者灵犀,知放佛光,胜迹千年大圆觉;栖竹林之野鸡,乐逢僧话,浮生半日小游仙。上落款:“修圆上人住持筇竹寺嘱题”;下款是“辛末秋八月镇南张祖荫撰并书”。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朱达理(1892——1950),字庚吾,南华县龙川镇西街人。朱达理幼年喜读书,勤于练习书法,每天私塾课毕,就挑灯习字。朱达理跟随腾冲李根源从军,官至连长。退伍后任镇南县常备大队长,维护地方治安。朱达理晚年潜心书画,擅长楷书和喜画兰花。他的书法笔力雄放,温润和雅,自成一体,是民国后期镇南县城有名的书法家之一。每逢春节请其书写春联者络绎不绝,应接不暇,镇南街上他所写的对联匾额甚多。他画的兰草,茎直、叶肥、花蕊细而蔬,常作窗贴赠给街坊,颇受乡人称赞。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张九峰(1898——1971),南华县龙川镇张和屯人。早年历任云南第二军、贵州第二军军医,蒙自督办处医佐。1926年回乡开办“百龄堂”诊所,对患者一视同仁。张九峰行医之余酷爱书法,行、楷、隶、篆、草五体均能如贴。1947年他给段世明老中医写的“术可回天”木刻匾额和楹联至今保存完好。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殷延彦,沙桥人,生卒时间无考。民国年间曾任镇南县政教督员,南华县一中校长,德高望重,擅长行楷。1939年,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国民政府行政院通令授予沙桥王树云抗日“民族英雄”称号。在悬挂蒋介石亲书抗日“民族英雄”匾额时,匾额两边悬挂木制板瓦楹联。此联请清光绪丁酉年举人余亲贤铸词,殷廷彦书写:杀敌建奇功,植槐家风光民族;立功邀上赏,抗日男儿逞英雄。1989年,南华籍泰国华侨名医张可大回南华西街访祖,为其父张咏鹤立碑修墓,碑文也是请殷延彦书写的。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冯雄飞(1918——1994),河南汝南县人。曾考入财政部盐务部门工作,抗日时期迁滇,任职于财政部云南盐务管理局镇南官仓办事处。冯素嗜书法,自幼习欧、阳两体,长期不懈,有较深功底,擅长行书和楷体。作品曾两次被选赴日本展出,省书法协会会员,楚雄州老年书画协会常务理事。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陈元培,1923生,南华县龙川镇堡子山人,曾在西南地质勘探公司技工学校工作。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常临摹王、赵字体,采摘精华,孜孜以求,擅长楷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常为单位书写牌匾及刻缮,识者向其求书,皆欣然应允,从不计酬劳,故书留甚多。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万里浪,1930年生,南华县龙川镇四旗屯人。1950年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复员后在县文化馆工作。万素喜绘画,读书及从军时,常研习素描、国画、漫画。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就“婚姻法”、“合作化”等绘制连环画7套。1957年水彩画《鸡》《赶斋》送北京参展,为南华县首次赴京展出美术作品。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董国清,1930年生,南华县红土门落麦地村人,曾任中共南华县委办公室主任。先辈五代从教,祖父、父亲有较好的书法基础。言传身教,董自幼喜爱书法,常习柳、颜、王、赵等古代书法家书法之艺术,博采众长,以楷书及行草为佳。书法界赞其“楷书庄重遒劲,体势鸷健,渑润乐雅,清气盈溢;行草雄深劲健,秀逸超妙,刚而能柔,润而不枯。”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张承德,1938年生,南华县龙川镇灵官桥大箐村人,县文化局干部。自幼喜爱书法,长期研习汉、隶诸帖,兼师承王、赵,以汉隶及楷书为佳。1987参加书法函授学习,复以颜、欧两体为范,借鉴名家于右任笔法,深得其“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原则之精髓。他的草书结体严谨而不呆滞,灵动而不松弛,笔法重在使转而又渗入隶书的某些笔意和结体法则,个性鲜明,耐人赏味。他的隶书“蚕头雁尾”已不明显,难断其师法何碑何体何帖,但气韵古朴奇险,与许多古帖有“似像非像”之玄。这是他“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的结果,形成了自己的流洒飘逸、刚劲有力的独特风格,为省州书法界同仁称道。原楚雄师专校长张毓吉赞赏“大作有名家风格,手笔必动三迤”,是“近年余所见先生同辈中之佳品”。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高振虎,1941年生,姚安县人,南华县百货公司退休职工,历任南华书画学会副会长。自幼酷爱书画,自学成才。擅长行、草、隶书和根雕、根画、根艺书法。草书使转较为灵便,行款自然,左牵右拽,布局星星点点,错落有致;字体或大或小变化突出,运笔或徐或疾,线条或粗或细,墨色或浓或淡,有的书法非隶非楷,非行非草,融诸种书法之笔意为一炉。多数行草书有明显的狂草行笔特征。其隶书波磔不太明显,有几分近似楷隶,结构整洁端庄,略带几分古朴韵味。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高振虎的根艺书画也别开生面,奇异新颖,将自然美与书法美结合,融工艺、美术、书法为一体,神奇绝妙,立体感强。如“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被誉为“楚雄彝州一绝”。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金振宇,1953年生,南华县龙川镇人。少习“颜柳”,在中国现代书风的熏陶下,力求入古出新,在用笔上,破除笔笔中锋的传统笔法,妙用侧锋取妍求韵。在结构上,欹侧求变,跌宕多姿,将奇与正,巧与拙等对立的两极统摄起来,以追求一种磊坷不平的审美效果。在章法上,以气领字,以疏致密,或急促舒缓,或肆意闲适,展示自由而不散漫,严密而不拘谨的艺术风格。融用笔、结体、章法于一炉。在张扬个性的过程中,获得与前人精神上的契合。展示一种古茂浑朴、豪放宕逸、简洁凝练、气韵天成的艺术风格。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nhua04.jpg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实,在南华历史上,有名望的书法家还是很多的。如民国时期,周子和擅长隶书,当年尤以钟鼎和黄山骨(字庭坚)等人的书法被人赞誉。只可惜到如今只有夏育荷因其书法而传世,其余书法家皆被后人所淡忘。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南华县的书法家就更多了。万琛(牟定县人)、韩世雄的楷书,至今都受人称赞。在南华县更为奇特的就是张文高的鱼骨书法和高振虎的根艺书法了,鱼骨树根皆能创作出绝妙的书法,那真是让人大开眼界。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nhua03.jpg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日前到沙桥中心完小参加“南华县书法家协会创作基地揭牌”仪式,本想到沙桥街上寻访夏育荷故居,但时间紧迫,没能遂愿。席间向完小窦校长询问起夏育荷后代的现状,但他从雨露调来沙桥完小没几年,对此事不知所终。南华书法家夏育荷出生于沙桥南街,据我打探到的情况,二三十年前,其子女还在书法上有所传承,就是经常还有街坊和亲戚朋友们寻上门来求写对联横幅之类。但世事沧桑,许多人和事,随着岁月的更迭,已经物是人非。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nhua501093500.jpg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书法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随着电脑等高科技的应用,传统书法越来越受到现代技术的侵扰。但我们南华县还有一群热衷于笔墨纸砚的老中青书法爱好者,他们经常以书法会友,交流书法创作心得,在一笔一划间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举行高雅的书法艺术交流活动,共同为弘扬我们南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作贡献,实属难能可贵。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有望在南华,在书法家夏育荷的故乡沙桥传承下去。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nhua0809094515.jpgz0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作者:南华县龙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普显宏)

所属专题:

彝族作家普显宏
Baidu
map